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中的功能定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课题研究缘起第10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形成共识第10-11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受到关注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框架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实证研究法第14-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第16-2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第16-18页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概念第18页
     ·功能定位概念第18-19页
   ·法规基础第19-21页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第19-20页
     ·国外相关文宪第20-21页
   ·理论基础第21-24页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第21-22页
     ·城市更新理论第22-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4页
   ·研究基础第24-27页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体系和方法第24-25页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利用方法第25-26页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利用政策机制第26-27页
   ·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第29-46页
   ·总体概况第29-33页
     ·规划演变第29-31页
     ·总体现状第31-33页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第33-43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特点与存在问题第43-45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特点第43-44页
     ·存在问题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影响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第46-55页
   ·法律法规第46-47页
     ·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利用的法规限定第46-47页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法规限定第47页
   ·城市整体规划第47-48页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相关要求第47-48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相关要求第48页
   ·市区政府发展计划第48-49页
     ·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第48-49页
     ·各区“十二五”规划第49页
   ·历史功能与保存情况第49-50页
     ·历史功能第49-50页
     ·保存情况第50页
   ·公众意愿第50-55页
     ·街区内居民意愿第51-52页
     ·街区外公众意愿第52-53页
     ·公众总体意愿第53-55页
第5章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中的功能定位研究第55-73页
   ·案例分析第55-61页
     ·工业遗产类街区的复兴第55-58页
     ·民居类街区的复兴第58-61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驱动力分析第61-63页
     ·内部驱动力第61-62页
     ·外部驱动力第62-63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原则第63-64页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定位建议第64-71页
     ·总体思路与功能定位建议第64-66页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功能定位建议第66-67页
     ·门西荷花塘传统住宅区功能定位建议第67-70页
     ·金陵机器制造局历史建筑群功能定位建议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结论第73-75页
   ·主要结论第73-74页
   ·不足及后续研究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1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演变表第79-80页
附录2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情况第80-82页
附录3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调查问卷第82-84页
附录4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公众意愿调查问卷汇总表第84-89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块化设计原理的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下一篇:南京鼓楼片区点状历史资源周边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