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 | 第11-16页 |
| ·表面氮化 | 第11-12页 |
| ·渗碳处理 | 第12页 |
| ·激光熔覆 | 第12-13页 |
| ·涂层技术 | 第13页 |
| ·纳米化处理 | 第13-14页 |
| ·氧化处理 | 第14页 |
| ·喷丸强化 | 第14-16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及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7页 |
| ·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电压对微弧氧化的影响 | 第18页 |
| ·脉冲频率对微弧氧化的影响 | 第18页 |
| ·电解质溶液对微弧氧化的影响 | 第18-19页 |
| ·钛合金表面状态对微弧氧化的影响 | 第19-20页 |
| ·钛及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的应用 | 第20-22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应用 | 第20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在现代船体结构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在电子方面应用 | 第21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 | 第21-22页 |
| ·电解液中的离子对微弧氧化涂层颜色的影响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综述 | 第22-25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5-31页 |
|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25页 |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25页 |
| ·试验设备 | 第25-26页 |
| ·试验所用药品及主要仪器 | 第26-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微弧氧化膜的检测 | 第29-31页 |
| ·涂层厚度测试 | 第29页 |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29页 |
| ·XRD 分析 | 第29页 |
| ·微弧氧化膜耐腐蚀性能检测 | 第29-30页 |
| ·氧化膜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检测 | 第30页 |
| ·氧化膜耐磨性能的检测 | 第30-31页 |
| 第3章 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表面特征 | 第31-41页 |
| ·工艺参数对微弧氧化涂层表面特征的影响 | 第31-35页 |
| ·时间参数对微弧氧化涂层特征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电压对微弧氧化涂层表面特征的影响 | 第32-34页 |
| ·NaOH 含量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工艺参数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5-40页 |
| ·处理时间对微弧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电解液浓度对微弧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处理电压对微弧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微弧氧化涂层对钛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1-53页 |
| ·微弧氧化涂层的表面硬度 | 第41-42页 |
| ·涂层的表面粗糙度 | 第42-43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3-46页 |
|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第43-44页 |
| ·微弧氧化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4-46页 |
| ·结合力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微弧氧化处理对 Ti6Al4V 钛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3-61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 第53-60页 |
|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第53页 |
| ·工艺参数对微弧氧化膜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53-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腐蚀性能 | 第61-69页 |
| ·微弧氧化时间对膜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 ·电解质溶液成分对膜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 ·腐蚀介质浓度对膜层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 ·NaOH 的含量对微弧氧化膜耐硫酸腐蚀的影响 | 第66-67页 |
| ·电压对微弧氧化钛合金耐硫酸腐蚀的影响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