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女大学生的恋爱情感与引导对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第1章 研究女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第13-20页 |
| ·研究女大学生恋爱情感的的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 ·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 第15页 |
| ·生理学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研究女大学生恋爱情感的意义 | 第17-20页 |
|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 第17页 |
| ·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 第17-18页 |
| ·对教育促进的意义 | 第18页 |
|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18-20页 |
| 第2章 高职女大学生恋爱情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0-32页 |
| ·针对高职女大学生情感现状的调查 | 第20-24页 |
|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式 | 第20页 |
| ·调查结果 | 第20-24页 |
| ·高职女大学生的恋爱情感理念 | 第24-25页 |
| ·高职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 第25-27页 |
| ·高职女大学生恋爱中的行为尺度 | 第27-29页 |
| ·高职女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9-32页 |
| ·社会环境的原因 | 第29页 |
| ·家庭环境的原因 | 第29-30页 |
| ·学校环境的原因 | 第30-32页 |
| 第3章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 | 第32-37页 |
| ·恋爱生理需要 | 第32-33页 |
| ·恋爱好奇心理 | 第33-34页 |
| ·恋爱寂寞心理 | 第34-35页 |
| ·恋爱攀比心理 | 第35页 |
| ·恋爱从众心理 | 第35-37页 |
| 第4章 对高职女大学生恋爱情感的引导对策 | 第37-47页 |
| ·社会的公众的责任 | 第37-39页 |
| ·利用好现代传媒这把“双刃剑” | 第37-38页 |
| ·应治理好网络虚拟世界的环境,创造绿色网上世界 | 第38页 |
| ·整顿治理参差不齐的文化出版业市场 | 第38-39页 |
| ·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校风培育 | 第39-42页 |
| ·丰富校园文化 | 第39页 |
|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 第39-40页 |
| ·发挥心理健康机构的作用 | 第40-41页 |
| ·发挥辅导员主导作用 | 第41-42页 |
| ·发挥党团组织的引导作用 | 第42页 |
| ·个人理念树立和人格培养 | 第42-47页 |
| ·正确看待学校中的恋爱现象 | 第42-43页 |
| ·正确认识爱情,了解爱情的本质与内涵 | 第43-44页 |
| ·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 第44-45页 |
| ·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意识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读研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