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铁路桥梁桩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4页
   ·桥梁震害及分析第11-16页
   ·桥梁桩基础抗震研究现状第16-22页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第16-17页
     ·桩基础抗震分析模型第17-20页
     ·桥梁桩基础抗震试验研究第20-22页
   ·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桩基础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的规定第22-30页
     ·日本铁道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22-24页
     ·日本道路协会桥梁设计规范第24-26页
     ·Caltrans 规范第26页
     ·AASHTO(LRFD)规范第26-27页
     ·Eurocode 8 规范第27-28页
     ·新西兰桥梁抗震规范第28-29页
     ·我国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及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第29-30页
     ·我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30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30-3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拟静力模型试验研究第34-58页
   ·引言第34页
   ·模型的方案设计第34-45页
     ·模型相似比第34-35页
     ·原型桥墩概况第35-37页
     ·模型桥墩尺寸、材料及制作工艺第37-42页
     ·模型加载系统及加载制度第42-45页
   ·试验现象描述第45-50页
     ·模型一试验现象描述第45-47页
     ·模型二试验现象描述第47-50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0-57页
     ·骨架曲线及滞回曲线第50-54页
     ·耗能能力第54-55页
     ·刚度特性第55-56页
     ·桩身应力分布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桩基础静力非线性计算模型研究第58-89页
   ·引言第58页
   ·变轴力作用下桩身弹塑性的模拟方法第58-60页
   ·地基土抗力计算方法第60-67页
     ·美国石油学会 API 规范提出的地基土抗力计算方法第60-65页
     ·日本铁道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地基土抗力计算方法第65-66页
     ·非线性 m 法第66-67页
   ·群桩基础静力静力非线性计算模型第67-70页
     ·日本铁道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静力推倒分析模型第67-68页
     ·本文提出的静力非线性计算模型第68-70页
   ·试验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第70-81页
     ·模型一分析模型第70-72页
     ·模型一数值分析结果第72-75页
     ·模型二分析模型第75-77页
     ·模型二数值分析结果第77-81页
   ·桩基础非线性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第81-88页
     ·纵桥向分析工况第81-82页
     ·纵桥向推倒曲线及塑性铰分布规律第82-85页
     ·纵桥向分析结果第85-86页
     ·横桥向分析结果第86-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能力谱法研究第89-120页
   ·引言第89-90页
   ·Pushover 分析及能力谱法的基本原理第90-94页
     ·Pushover 分析的基本假设及实施步骤第90-92页
     ·能力谱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步骤第92-94页
   ·桩基桥墩的屈服类型及判定方法第94-97页
     ·桩基桥墩的屈服类型第94-96页
     ·判定方法第96-97页
   ·弹塑性需求谱的构建第97-107页
     ·墩身屈服型弹塑性需求谱的建立第97-100页
     ·基础屈服型弹塑性需求谱的建立第100-106页
     ·桩基桥墩弹塑性需求谱的选择第106-107页
   ·桩基础的抗震设防标准及性能指标第107-111页
     ·桩基础的抗震设防标准第107-108页
     ·桩身损伤水平的限制指标第108-110页
     ·桩基础的整体位移延性控制指标第110-111页
   ·工程实例分析第111-117页
     ·工程概况第111-112页
     ·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对 pushover 曲线的影响第112-113页
     ·桥墩屈服类型的判断第113页
     ·桩基础的损伤及位移延性水平划分第113-114页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的结构目标位移求解第114-116页
     ·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校核第116-117页
   ·桩基础桥墩抗震性能简化评估方法研究第117-119页
     ·简化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17-118页
     ·简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18页
     ·算例验证第118-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五章 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及地震反应研究第120-144页
   ·引言第120页
   ·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第120-122页
   ·群桩基础的动力分析模型第122-127页
     ·质弹阻动力分析模型第122-124页
     ·集中支撑弹簧模型第124-127页
   ·考虑桩—土界面间隙、滑移效应的动力分析模型第127-138页
     ·考虑桩—土界面间隙效应的三线性滑移模型第127-130页
     ·桩身弹塑性纤维梁单元的计算假定及材料本构关系第130-131页
     ·本文提出的群桩基础动力非线性分析模型第131-133页
     ·分析算例第133-138页
   ·非线性集中支撑弹簧模型第138-141页
     ·非线性集中支撑弹簧模型第138-139页
     ·算例分析第139-141页
   ·两种模型分析结果的对比第141-143页
   ·小结第143-14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4-147页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第144-145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8-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下一篇: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