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19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研究背景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7页
     ·关于汇率变动对 FDI 影响的研究第15页
     ·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即升值或贬值)对 FDI 的影响第15-16页
     ·汇率波动(即不稳定性)对 FDI 的影响第16页
     ·用实证分析汇率变动对 FDI 的影响第16-17页
     ·简要评述第17页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第19-23页
   ·基本概念第19-20页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第19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第19-20页
   ·相关理论第20-23页
     ·财富效应理论第20-21页
     ·相对生产成本效应理论第21页
     ·资本化率效应理论第21-22页
     ·风险效应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第23-27页
   ·汇率制度和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引入的影响分析第23-25页
     ·理论分析第23-24页
     ·现实依据第24-25页
   ·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第25-26页
     ·价格传导机制第25-26页
     ·利率传导机制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和去向第27-39页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及其原因第27-29页
     ·1978 至 1994 年,人民币汇率贬值阶段第27-28页
     ·1994 至 2005 人民币缓慢升值阶段第28页
     ·2005 至 2008 年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阶段第28页
     ·2008 年第四季度至 2013 年,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阶段第28-2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第29-30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按国别分析)第30-36页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分析第30-32页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分析第32-34页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分析第34-36页
     ·小结第36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去向(按行业分析)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39-54页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 FDI 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总量分析)第39-43页
     ·单位根检验第39-40页
     ·协整检验(Johansen)第40页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40-41页
     ·VAR 模型的检验第41页
     ·方差分解分析和脉冲响应图第41-43页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 FDI 流入传导机制实证分析第43-44页
     ·单位根检验第43页
     ·协整检验(Johansen)第43-44页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 FDI 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国别分析)第44-49页
     ·单位根检验第44-45页
     ·协整检验(Johansen)第45-46页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46-47页
     ·脉冲响应图第47-49页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 FDI 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行业分析)第49-53页
     ·单位根检验第50页
     ·协整检验(Johansen)第50-52页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政策建议第54-57页
   ·人民币汇率与外资流入趋势第54-55页
   ·应采取的措施第55-57页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第55页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技术进步第55页
     ·鼓励外商投资于基础产业和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55页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引资规模第55-56页
     ·鼓励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创新第56-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1、结论第57页
 2、展望第57-59页
附录第59-64页
 附录 1 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和欧元名义汇率第59-60页
 附录 2 我国吸收各国 FDI 总量,以及分别吸收美国、日本和欧盟 FDI(单位:亿美元)第60-61页
 附录 3 我国各行业吸收 FDI 季度数据统计表(单位:万美元)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研究--以工商银行为例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和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