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背景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测试技术研究现状第9-11页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第11-13页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的目的第14-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松动圈理论分析与计算第17-33页
   ·支护理论的发展第17-21页
   ·松动圈支护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第21-26页
   ·弹塑性计算的工程应用第26-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第33-46页
   ·概述第33页
   ·FLAC 3D数值模拟的步骤第33-34页
   ·FLAC3D确定松动圈第34-35页
     ·模型建立第34-35页
     ·模型尺寸的确定第35页
     ·松动圈厚度的判定第35页
   ·茶镇隧道松动圈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第35-41页
     ·茶镇隧道模型第36页
     ·求解及分析第36-41页
   ·西施坡隧道松动圈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第41-44页
     ·西施坡隧道模型第42页
     ·求解及分析第42-44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围岩松动圈量测技术研究第46-62页
   ·概述第46页
   ·多点位移计基本原理第46-47页
   ·YT-7300型振弦式多点位移计第47-50页
   ·茶镇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技术研究第50-56页
     ·茶镇隧道概况第50页
     ·多点位移计的布设第50-51页
     ·多点位移计数据采集第51-53页
     ·数据分析第53-56页
   ·西施坡隧道围岩松动圈测量技术研究第56-60页
     ·西施坡隧道概况第56页
     ·多点位移计的布设第56-57页
     ·多点位移计数据采集第57-58页
     ·数据分析第58-60页
   ·松动圈量测结果第60页
   ·小结第60-62页
5 结论及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兑换方式和距离对回报计划参与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参数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