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低温等离子体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24页
   ·引言第9-10页
   ·CO_2加氢还原方法研究第10-14页
     ·传统CO_2催化加氢第10-13页
     ·光催化CO_2还原第13页
     ·电化学CO_2还原第13-14页
   ·等离子体技术在CO_2加氢还原中的应用第14-22页
     ·等离子体概述第14页
     ·等离子体技术在制备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第14-16页
     ·等离子体技术在CO_2加氢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6-22页
       ·电晕放电第17-18页
       ·介质阻挡放电第18-20页
       ·辉光放电第20页
       ·微波放电第20-21页
       ·滑移弧放电第21-22页
       ·射频放电第22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实验部分第24-30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4-25页
     ·实验试剂第24页
     ·实验用气体第24页
     ·实验仪器第24-25页
   ·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催化剂第25-26页
   ·催化剂表征第26-27页
     ·X射线衍射仪(XRD)第26-27页
     ·比表面测量(BET)第27页
     ·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第2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7页
   ·等离子体驱动催化剂转化CO_2研究第27-28页
   ·分析方法第28-30页
3 等离子体技术制备Cu/TiO_2-Al_2O_3催化剂第30-44页
   ·实验原理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2页
     ·催化剂的制备实验过程第30-31页
     ·正交实验设计第31-32页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32-37页
     ·XRD图谱分析第32-34页
     ·扫描电镜第34-37页
   ·影响催化剂制备因素分析第37-40页
     ·加水量的影响第37-38页
     ·pH值的影响第38页
     ·离子掺杂浓度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第38-39页
     ·无水乙醇和冰乙酸的影响第39页
     ·搅拌时间的影响第39-40页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40页
   ·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性能评价第40-42页
     ·催化还原装置第40-41页
     ·催化还原性能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等离子体技术制备Cu/MoO_3-Al_2O_3催化剂第44-50页
   ·催化剂制备第44页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第44-45页
   ·催化剂的孔结构第45-47页
   ·催化剂对CO_2的化学吸附性能第47页
   ·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性能评价第47-49页
     ·催化还原装置第47页
     ·催化还原性能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及驱动CO_2转化机理研究第50-64页
   ·等离子制备催化剂机理第50页
   ·等离子体驱动CO_2转化机理第50-52页
   ·CO_2和H_2合成甲醇的量子化学模拟第52-63页
     ·计算方法第52-53页
     ·计算过程第53-56页
       ·基组的选择第53-54页
       ·优化后的构型第54-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各物质的总能量第56-58页
       ·反应过程第58-59页
       ·反应机理的理论分析第59-60页
       ·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极谱分析法在涎磷蛋白和氧化石墨烯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苯并异噻唑-2,2-氧化物衍生物的1,3-偶极环加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