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画家群体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10-12页 |
·缘起 | 第10-11页 |
·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目标 | 第13页 |
第三节 创新点、难点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 第13-14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天津近代绘画的背景与历史条件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缘文化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天津近代独特的历史际遇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天津近代美术缘起 | 第18-23页 |
第三章 天津近代文化对天津画家群的影响 | 第23-88页 |
第一节 近代盐商文化对天津画家的影响 | 第23-38页 |
·一代盐商—张霖 | 第24-27页 |
·一代名园—水西庄 | 第27-36页 |
·书画收藏大家—安岐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从近代教育看天津画家群 | 第38-48页 |
·有志于西洋艺术的第一位中国人—李叔同 | 第40-42页 |
·开启民智、普及美育—严智开 | 第42-46页 |
·近代教育影响下的天津其他代表画家 | 第46-48页 |
第三节 西学东渐: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天津近代画家 | 第48-68页 |
·承前启后的画家—张兆祥 | 第49-57页 |
·中西合璧的画家—刘奎龄 | 第57-68页 |
第四节 精研古法:天津近代画家与湖社画会的关系 | 第68-85页 |
·总统画家—徐世昌 | 第70-73页 |
·传统绘画的守望者—陈少梅 | 第73-78页 |
·古为今用的画家—刘子久 | 第78-85页 |
第五节 海纳百川:受天津文化影响的其他外籍画家 | 第85-88页 |
第四章 天津近代画家的艺术特质 | 第88-115页 |
第一节 天津近代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 | 第88-96页 |
·意境 | 第88-89页 |
·用笔 | 第89-90页 |
·造型 | 第90-92页 |
·用色 | 第92-93页 |
·构图 | 第93-94页 |
·临摹 | 第94-96页 |
第二节 天津近代画家与京、沪、粤画家画风的比较 | 第96-109页 |
·京津绘画比较 | 第97-102页 |
·津沪绘画比较 | 第102-105页 |
·津粤绘画比较 | 第105-109页 |
第三节 关于“津派”绘画是否成立的争论 | 第109-111页 |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下的天津近代绘画 | 第111-115页 |
第五章 继往开来的天津近现代画家 | 第115-129页 |
第一节 学院派绘画 | 第115-123页 |
第二节 宫廷派绘画 | 第123-127页 |
第三节 天津近现代其他代表画家 | 第127-129页 |
第六章 天津近代绘画的历史意义代结语 | 第129-131页 |
参考书目 | 第131-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附录 | 第137-168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8-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