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2 中韩贸易逆差的基本情况 | 第11-22页 |
·逆差的含义 | 第11-12页 |
·贸易逆差产生的理论分析 | 第12-14页 |
·中韩贸易逆差现状 | 第14-17页 |
·中韩投资关系 | 第17-19页 |
·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19-22页 |
·中对韩出口商品由初级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转为机电产品 | 第19-20页 |
·韩对中出口商品由重化工产品转为机电高新产品 | 第20页 |
·中韩产业内贸易程度日益上升 | 第20-21页 |
·零部件在中国从韩国进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 第21页 |
·加工贸易在中国从韩国进口中占重要地位 | 第21-22页 |
3 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 第22-29页 |
·要素禀赋和市场规模的差异是贸易失衡的根本因素 | 第22页 |
·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是对韩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 第22页 |
·加工贸易是近年来中韩贸易逆差迅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 | 第22-24页 |
·分商品类别的中韩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 第24-28页 |
·汇率因素对中韩贸易失衡的影响有限 | 第28页 |
·韩国社会文化因素增加了外国产品进入韩国市场的竞争难度 | 第28-29页 |
4 平衡中韩贸易逆差的策略研究 | 第29-39页 |
·制定科学的政策方面的优化策略 | 第29-30页 |
·进一步发展战略性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 第29页 |
·改善对外贸易政策,协调产业政策与投资政策 | 第29-30页 |
·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策略 | 第30-33页 |
·利用创新产业政策转变粗放式的产业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 | 第31-32页 |
·寻找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的结合点,开展战略性竞争合作 | 第32-33页 |
·针对韩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制定我国产业部门发展战略 | 第33页 |
·中韩两国相互减少对方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 第33-36页 |
·促进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 第36-39页 |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建立中韩 FTA 的效应分析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表 A 中国对韩国的 RTSC 指数 | 第42-46页 |
附表 B 中国对韩国的 RRCA 指数 | 第46-50页 |
附表 C 韩国对中国的 RRCA 指数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