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第一章 :背景和研究基础 | 第12-31页 |
·乙型肝炎病毒 | 第12-23页 |
·白细胞介素-32 | 第23-25页 |
·小分子RNA(microRNA) | 第25-28页 |
·Ⅲ型干扰素 | 第28-31页 |
第二章 IL-32表达与乙型肝炎相关性 | 第31-38页 |
·慢性乙肝病人血清中IL-32水平检测 | 第31-33页 |
·肝组织切片IL-32水平检测 | 第33页 |
·乙肝病毒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对IL-32的诱导表达 | 第33-34页 |
·免疫细胞pHBV转染模型的建立和IL-32的诱导水平 | 第34-36页 |
·在免疫细胞中HBV对IL-32的诱导检测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HBV调控IL-32表达的机制研究 | 第38-51页 |
·IL-32转录水平调控机制研究 | 第38-43页 |
·IL-32转录后水平调控机制研究 | 第43-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HBV感染中IL-32激活的抗病毒反应 | 第51-64页 |
·HBV感染时IL-32的抗病毒作用 | 第51-55页 |
·IL-32激活抗病毒反应的途径和机制 | 第55-61页 |
·临床数据与IL-32抗病毒途径的相关性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miR-548调控IFN-λ1表达和抗病毒反应 | 第64-75页 |
·miR-548调控IFN-λ1表达 | 第64-68页 |
·miR-548/抑制子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 第68-71页 |
·病毒感染中miR-548表达水平检测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75-77页 |
第七章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介绍 | 第77-91页 |
·病毒感染模型和复制及病毒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方法 | 第77-79页 |
·基因克隆和质粒构建 | 第79-81页 |
·细胞培养和转染 | 第81-82页 |
·ELISA法检测分泌型的细胞因子IL-32和IFN-λ1 | 第82-83页 |
·荧光素酶活性报告系统 | 第83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83-84页 |
·Western-bloting分析以及细胞质、核蛋白的抽提 | 第84-85页 |
·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 | 第85页 |
·临床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 第85-86页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86页 |
·mRNA衰变实验 | 第86-87页 |
·细胞因子、抑制剂和抗体 | 第87页 |
·数据分析 | 第87-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