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9页 |
第一节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 | 第15-19页 |
一、企业价值理论 | 第15-17页 |
二、企业价值的经济效应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无形资产价值相关理论及评价工具 | 第19-26页 |
一、无形资产概念及分类 | 第19-23页 |
二、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基本观点 | 第23页 |
三、无形资产价值评价工具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动因分析 | 第26-28页 |
一、无形资产的积极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二、无形资产的消极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 第29-48页 |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第29-42页 |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基本状况 | 第29-34页 |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地位 | 第34-35页 |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 第35-37页 |
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投入及开发能力 | 第37-41页 |
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进出口状况 | 第41页 |
六、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占比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评价的重要性 | 第42-45页 |
一、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分布 | 第42-44页 |
二、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评价的意义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 | 第45-47页 |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价缺陷 | 第45-46页 |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的转变方向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股票价值相关性 | 第48-61页 |
第一节 无形资产股票价值相关性模型 | 第48-51页 |
一、理论分析 | 第48-49页 |
二、模型研究 | 第49-51页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股票价值相关性模型的验证 | 第51-55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51-53页 |
二、模型检验 | 第53-55页 |
第三节 来自问卷调查的启示 | 第55-60页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安排 | 第56页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61-82页 |
第一节 价值贡献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 | 第61-65页 |
一、层次分析法 | 第61-63页 |
二、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体系的设计 | 第65-69页 |
一、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65-66页 |
二、比较矩阵的构建 | 第66页 |
三、单排序权值的计算 | 第66-67页 |
四、一致性检验 | 第67页 |
五、组合一致性检验及权向量的计算 | 第67-68页 |
六、综合评价结果 | 第68-69页 |
第三节 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案例分析 | 第69-81页 |
一、建立结构模型 | 第69-70页 |
二、比较矩阵的构建 | 第70-73页 |
三、要素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第73-75页 |
四、要素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75-79页 |
五、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评价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