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变电所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 | 第10页 |
| ·变电所设计要求 | 第10-12页 |
| ·负荷情况 | 第10页 |
| ·厂的自然条件 | 第10-11页 |
| ·供用电协议 | 第11-12页 |
| ·变电所设计任务分析 | 第12-14页 |
| ·短路电流计算的意义 | 第12-13页 |
| ·计算短路电流原始数据 | 第13页 |
| ·故障计算时的几点假设 | 第13-14页 |
| ·计算内容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 第2章 工厂供电变电所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16-26页 |
| ·供电电压和初步方案的确定 | 第16页 |
| ·供电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 第16-21页 |
| ·初步方案的技术性能比较 | 第16页 |
| ·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和比较 | 第16-21页 |
| ·变电站主接线图设计 | 第21-23页 |
|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第23-24页 |
| ·变电所总体布置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负荷的计算和无功补偿 | 第26-32页 |
| ·负荷计算 | 第26-31页 |
| ·无功补偿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第32-34页 |
| ·主变压器的选择 | 第32页 |
| ·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选取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5章 短路分析计算 | 第34-50页 |
| ·各元件参数分析 | 第34-36页 |
| ·正序参数 | 第34-35页 |
| ·零序参数分析 | 第35-36页 |
| ·等值序网 | 第36-37页 |
| ·计算电流分布系数 | 第37-41页 |
| ·正序网络数据 | 第37-39页 |
| ·零序网络数据 | 第39-41页 |
| ·短路状态研究 | 第41-48页 |
| ·K~(3) 三相对称短路 | 第41页 |
| ·K~(1)单相接地短路 | 第41-43页 |
| ·K~(1,1) 两相接地短路 | 第43-46页 |
| ·K~(2)两相之间短路 | 第46-48页 |
| ·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基于 PSASP 软件的参数计算 | 第50-64页 |
| ·PSASP 软件的简介 | 第50-52页 |
| ·PSASP 的三层体系结构 | 第50-51页 |
| ·PSASP 的电网基础数据库 | 第51页 |
| ·PSASP 的用户自定义模型方法 | 第51-52页 |
| ·软件操作 | 第52-55页 |
| ·输入数据 | 第55-58页 |
| ·输出结果 | 第58-60页 |
| ·ABC 三相短路 | 第58-59页 |
| ·A 相接地短路 | 第59-60页 |
| ·BC 两相接地短路 | 第60页 |
| ·BC 两相短路 | 第60页 |
| ·分析比较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7章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 第64-66页 |
| ·假想时间tima的确定 | 第64页 |
|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 第64-65页 |
| ·主变 35kV 侧 | 第64页 |
| ·主变 10kV 侧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8章 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 第66-68页 |
| ·主变 35kV 侧进线 | 第66页 |
| ·主变 10kV 侧出线 | 第66-67页 |
| ·各车间变压器侧的进线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9章 二次回路方案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 第68-72页 |
| ·二次回路保护 | 第68页 |
| ·二次回路电源选择 | 第68页 |
|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 | 第68页 |
|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及继电保护整定 | 第68-70页 |
|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 第68-69页 |
|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 | 第69-70页 |
| ·车间变压器保护配置及继电保护整定 | 第70-71页 |
| ·车间变压器保护配置 | 第70页 |
| ·车间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10章 防雷和接地 | 第72-74页 |
| ·直击雷保护 | 第72页 |
| ·雷电波侵入保护 | 第72页 |
| ·接地装置设计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