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视角的绿洲乡土景观模式研究--以鄯善县麻扎村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2 人地关系视角的绿洲乡土景观概述 | 第22-31页 |
·概念辨析 | 第22-25页 |
·人地关系的概念 | 第22-23页 |
·绿洲乡土景观的概念 | 第23-25页 |
·绿洲乡土景观中的人地关系 | 第25-26页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 第25页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25-26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26-29页 |
·研究对象的类型界定 | 第26页 |
·研究对象的尺度划分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人地关系中的生存要素:麻扎村的自然环境 | 第31-38页 |
·麻扎村的地理环境与景观格局 | 第31-33页 |
·麻扎村的地理环境 | 第32页 |
·麻扎村的景观格局 | 第32-33页 |
·麻扎村的自然资源及形成机理 | 第33-37页 |
·气候资源及形成机理 | 第33-34页 |
·水资源及形成机理 | 第34-35页 |
·土地资源及形成机理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人地关系中的生产要素:麻扎村的农业景观 | 第38-48页 |
·气候资源与农业景观 | 第38-41页 |
·气候资源与农田选址 | 第38页 |
·气候资源与土地整理 | 第38-39页 |
·气候资源与耕作方式 | 第39-41页 |
·水资源与农业景观 | 第41-44页 |
·水资源与农田选址 | 第41-42页 |
·水资源与土地整理 | 第42-43页 |
·水资源与耕作方式 | 第43-44页 |
·土地资源与农业景观 | 第44-46页 |
·土地资源与农田选址 | 第44-45页 |
·土地资源与土地整理 | 第45-46页 |
·土地资源与耕作方式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人地关系中的生活要素:麻扎村的聚落景观 | 第48-57页 |
·气候资源与聚落景观 | 第48-51页 |
·气候资源与聚落选址 | 第48-49页 |
·气候资源与建筑选型 | 第49-50页 |
·气候资源与建筑构造 | 第50-51页 |
·水资源与聚落景观 | 第51-52页 |
·水资源与聚落选址 | 第51-52页 |
·水资源与建筑选型 | 第52页 |
·水资源与建筑构造 | 第52页 |
·土地资源与聚落景观 | 第52-55页 |
·土地资源与聚落选址 | 第52-53页 |
·土地资源与建筑选型 | 第53-54页 |
·土地资源与建筑构造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61页 |
·绿洲系统景观模式总结——农业景观 | 第57-59页 |
·绿洲系统景观模式总结——聚落景观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 图表目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