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中职女生心理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以温州市Y县J职业中学为例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缘起——个人从教发现 | 第9-10页 |
|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 第10-11页 |
| ·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 第11-12页 |
| ·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 | 第12-13页 |
| ·关于优势视角的研究 | 第13-14页 |
| ·文献借鉴与思考 | 第14-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15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6-20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中职女生心理问题 | 第16页 |
|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 | 第16-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3 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 第20-30页 |
| ·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20-22页 |
| ·自卑 | 第20-21页 |
| ·厌学 | 第21-22页 |
| ·偏轨 | 第22页 |
| ·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 第22-30页 |
| ·客观原因——标签效应的结果 | 第22-25页 |
| ·主观原因——特定动机的实施 | 第25-30页 |
| 4 优势视角下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30-47页 |
| ·如何发现案主的优势 | 第30页 |
| ·如何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介入中职女生心理问题 | 第30-31页 |
| ·利用优势视角对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介入的个案工作 | 第31-43页 |
| ·个案背景资料 | 第32页 |
| ·接案与建立关系 | 第32-33页 |
| ·预估:收集资料 | 第33-35页 |
| ·计划:目标规划 | 第35-36页 |
| ·服务计划的实施 | 第36-42页 |
| ·结案与评估 | 第42-43页 |
| ·案情跟进 | 第43页 |
| ·案列分析与思考 | 第43-45页 |
| ·增强抗逆力 | 第43-44页 |
| ·寻解治疗 | 第44页 |
| ·危机干预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5 结论与反思 | 第47-51页 |
|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 ·社会变迁——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引发者 | 第47页 |
| ·隐性,极端性——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 | 第47-48页 |
| ·优势视角——中职女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 第48-49页 |
| ·对优势视角在中职女生心理问题介入的反思 | 第49-5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一:教师访谈 | 第53-55页 |
| 附录二:学生访谈 | 第55-57页 |
| 附录三:学前教育专业班规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