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变化、历史气候论文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川西高原地区历史气候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选题来源及立项依据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际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第12-13页
   ·中国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第13页
   ·川西高原地区树木年轮学研究进展第13-15页
第二章 研究原理与方法第15-19页
   ·树木年轮气候学基本原理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采样及年表研制方法第16页
     ·方程检验方法第16-17页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19页
   ·河流概况第19页
   ·植被土壤特征第19-20页
   ·气候特征第20-21页
第四章 树木年轮年表建立与特征分析第21-29页
   ·树轮采样和年表建立第21-26页
     ·树轮采样第21-22页
     ·样本预处理第22页
     ·轮宽量测及定年第22页
     ·建立年表第22-26页
   ·年表特征分析第26-29页
第五章 川西高原东北部温度和降水重建及分析第29-42页
   ·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分析第29-32页
     ·树轮宽度对温度的响应第29-31页
     ·树轮宽度对降水的响应第31-32页
   ·气候重建第32-34页
     ·温度重建及重建方程的检验第32-33页
     ·降水重建及重建方程的检验第33-34页
   ·重建序列特征分析第34-42页
     ·重建温度序列特征分析第34-40页
     ·重建降水序列特征分析第40-42页
第六章 川西高北部温度重建及分析第42-49页
   ·树轮宽度对温度的响应分析第42-43页
   ·温度重建及重建方程的检验第43-45页
   ·重建温度序列特征分析第45-49页
第七章 川西高原南部温度重建及分析第49-54页
   ·树轮宽度对温度的响应分析第49-50页
   ·温度重建及重建方程的检验第50-51页
   ·重建温度序列特征分析第51-54页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4-56页
   ·结论第54-55页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及发表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义凸性下规划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和对偶
下一篇:高原低涡与低频振荡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