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蜂花粉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2-14页 |
·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2-13页 |
·对酒精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3页 |
·对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3-14页 |
·蜂花粉保肝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4-16页 |
·其他活性成分 | 第16页 |
·展望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油菜蜂花粉保肝有效组分的分离和细胞学筛选 | 第17-2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7-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样品制备 | 第19-20页 |
·诱导肝细胞损伤所需四氯化碳浓度的确定 | 第20页 |
·样品工作液的配制 | 第20页 |
·细胞培养 | 第20-21页 |
·活性组分的细胞学筛选 | 第21页 |
·TLC 分析 | 第2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诱导肝细胞损伤所需四氯化碳浓度的确定 | 第21-22页 |
·油菜蜂花粉各级萃取物的细胞学筛选 | 第22-24页 |
·油菜蜂花粉正丁醇萃取物柱层析洗脱组分的细胞学筛选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油菜蜂花粉保肝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 第28-4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技术路线 | 第2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9页 |
·TLC 分析 | 第29页 |
·HPLC 分析 | 第29-30页 |
·HPLC 制备 | 第30页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0页 |
·活性组分的细胞学筛选 | 第30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45页 |
·油菜蜂花粉保肝活性组分 A2 的分离 | 第31-35页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5-43页 |
·A2 各分离组分的细胞学筛选 | 第43-44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油菜蜂花粉活性成分保肝机制初探 | 第47-5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7-4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活性化合物 IC_(50)值的测定 | 第48页 |
·SOD 和 MDA 含量测定 | 第48页 |
·LDH 漏出率测定 | 第48-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活性化合物 IC_(50)值的测定 | 第49-51页 |
·五种黄酮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第51-53页 |
·SOD 及 MDA 含量测定 | 第53-55页 |
·LDH 漏出率测定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7-59页 |
中英文缩写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3页 |
1. 化合物 QMP 的~1H-NMR,~(13)C-NMR 图谱 | 第64-66页 |
2.化合物 KMG 的~1H-NMR,~(13)C-NMR 图谱 | 第66-68页 |
3. 化合物 SMP 的~1H-NMR,~(13)C-NMR,DEPT 图谱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