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波动溢出理论 | 第18-26页 |
·波动率 | 第18-19页 |
·波动溢出效应 | 第19-20页 |
·波动溢出效应理论模型 | 第20-25页 |
·波动率模型 | 第20-24页 |
·SV 模型与 GARCH 模型的关系及比较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GC-MSV 波动溢出效应模型 | 第26-32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26页 |
·基于 GC-MSV 模型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原理 | 第26-30页 |
·GC-MSV 模型 | 第26-27页 |
·GC-MSV 模型参数估计 | 第27-30页 |
·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对国内外股票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32-33页 |
·沪深 300 指数(CSI300 Index) | 第32页 |
·标准普尔 500 指数(S&P 500 Index) | 第32-33页 |
·恒生指数(HS Index) | 第33页 |
·日经 225 指数(N225 Index ) | 第33页 |
·样本数据 | 第33-37页 |
·样本数据范围的确定 | 第33-34页 |
·样本数据的处理 | 第34-36页 |
·样本数据的统计特征 | 第36-37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7页 |
·GC-MSV 模型参数估计 | 第37-42页 |
·先验分布 | 第37-38页 |
·参数估计 | 第38-42页 |
·实证结果 | 第42-46页 |
·中国大陆股票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2-44页 |
·中国香港股票市场与美国、日本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4-45页 |
·日本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启示及展望 | 第48-53页 |
1 结论与分析 | 第48-51页 |
·美国股票市场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8-49页 |
·中国香港股票市场与中国大陆股票市场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9页 |
·日本股票市场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49-50页 |
·中国香港、美国、日本股票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 第50-51页 |
2 启示及建议 | 第51-52页 |
3 局限性及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