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反应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工业生产环己酮的方法 | 第10-16页 |
·苯酚加氢法 | 第11页 |
·环己烷液相氧化法 | 第11-15页 |
·环己烯水合法 | 第15-16页 |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16-22页 |
·Alagy 模型 | 第17-18页 |
·Kharkova 模型 | 第18页 |
·Arijit Bhattacharya 模型 | 第18-19页 |
·Suresh 模型 | 第19页 |
·Pohorecki 模型 | 第19-20页 |
·陈纪忠动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动力学模型总结 | 第21-22页 |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22页 |
·本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传质模型及反应区域确定 | 第24-36页 |
·研究对象介绍 | 第24-26页 |
·反应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 第25-26页 |
·伴随化学反应的气液传质反应过程 | 第26-27页 |
·传质参数计算 | 第27-28页 |
·气液两相流动模型 | 第28-30页 |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反应区域确定 | 第30-35页 |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相平衡计算及反应动力学模型校正 | 第36-50页 |
·相平衡计算 | 第36-41页 |
·活度系数计算 | 第36-38页 |
·poynting 因子 | 第38-39页 |
·气相活度系数 | 第39-41页 |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动力学模型校正 | 第41-49页 |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41-43页 |
·反应器模型 | 第43-45页 |
·动力学模型校正 | 第45-48页 |
·反应器模型可靠性检验 | 第48-49页 |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关键工艺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0-63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0-53页 |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53-55页 |
·进气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进气氧含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58页 |
·关键参数对尾氧浓度敏感性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