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强制执行拍卖程序之问题研究--关注于公、私利益衡量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论题的意义第10页
   ·强制拍卖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第10-15页
     ·强制执行拍卖的起源与发展第10-12页
     ·强制拍卖性质学说的绵延第12-14页
     ·关于强制执行拍卖程序设计之考量第14-15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强制拍卖的基础理论问题第16-21页
   ·强制拍卖的概念、特征第16-17页
     ·强制拍卖的概念第16-17页
     ·强制拍卖的特征第17页
   ·强制拍卖性质与效力的论争第17-20页
     ·私法说下强制拍卖性质与效力第17-18页
     ·公法说下强制拍卖性质与效力第18-19页
     ·折衷说下强制拍卖性质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强制拍卖程序第21-26页
   ·拍卖前的准备程序第21-22页
     ·拍卖标的物的评估及拍卖机构的选定第21页
     ·确定拍卖物的保留价第21-22页
     ·指定拍卖日期和场所及公告第22页
     ·办理竞买人登记手续第22页
   ·拍卖实施程序第22-24页
     ·拍定第22-23页
     ·拍卖不成的处理第23-24页
     ·拍卖价款的支付第24页
     ·拍卖物的交付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4章 强制拍卖程序上的利益衡量第26-34页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第26-28页
     ·法经济分析范式衡量强制拍卖程序上利益的可行性第26-28页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第28-30页
   ·私人利益间的衡量第30-33页
     ·执行债权人与执行债务人第30-31页
     ·执行债权人、执行债务人与拍定人之间的利益衡量第31页
     ·拍定人与案外第三人的利益衡量第31-32页
     ·拍定人与拍卖物上他物权人之间的利益衡量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5章 我国强制拍卖程序运行的实践效果第34-39页
   ·程序运行的成本过高威胁当事人利益第34-35页
   ·权利人利益保护疲软第35-38页
     ·拍卖方式一刀切威胁公共利益第35-36页
     ·监督漏洞损害执行债权人和执行债务人的利益第36页
     ·对拍定人保护不足第36-37页
     ·第三人权利救济制度的缺失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6章 完善我国强制拍卖程序的设计第39-48页
   ·经济学原理设计我国强制拍卖程序的根基第39页
   ·降低拍卖程序中成本的举措第39-41页
     ·由法院亲自实施拍卖,降低拍卖的成本第39-40页
     ·强化拍卖物的调查权,降低拍卖的错误成本第40-41页
     ·缩短拍卖期限,减轻拍卖的时间成本投入第41页
   ·加强强制拍卖过程中当事人的利益的保护第41-45页
     ·建立多重报价机制第41-42页
     ·借鉴公示催告除权制度第42-43页
     ·明确执行拍卖的法律效力第43-44页
     ·引入密封式的拍卖方式,赋予当事人更多的处分权第44-45页
   ·设立第三人利益保护和救济之途径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纠纷诉前调解研究
下一篇:《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