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鞘翅目害虫论文

沟眶象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初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2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沟眶象研究现状第10-15页
     ·沟眶象的分布与危害第10-12页
     ·沟眶象的生物学特性第12页
     ·沟眶象的防治现状第12-14页
     ·沟眶象消化酶的研究第14-15页
   ·象甲科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第15-17页
     ·象甲科昆虫触角感器分布特点第15页
     ·象甲科昆虫触角感器主要类型及功能第15-17页
     ·沟眶象的触角感器第17页
   ·钻蛀性昆虫人工饲养研究进展第17-19页
     ·饲养食物第17-18页
     ·饲养方法第18-19页
     ·饲养注意事项第19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形态特征观察第21页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页
   ·触角扫描电镜观察第21-22页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21页
     ·样本制备第21页
     ·触角及感器测量及分析第21-22页
   ·生物学特性第22-23页
     ·沟眶象生活史调查第22页
     ·沟眶象成虫收集第22页
     ·交配行为观察第22页
     ·越冬调查第22-23页
     ·发生期沟眶象虫态调查第23页
     ·沟眶象成虫出土孔分布规律调查第23页
     ·沟眶象危害特点调查第23页
   ·沟眶象饲养第23-26页
     ·成虫饲料的筛选第23页
     ·产卵行为第23页
     ·室内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23-24页
     ·幼虫饲养探索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0页
   ·沟眶象形态特征第26-27页
     ·成虫第26页
     ·卵期发育形态第26-27页
     ·幼虫第27页
     ·蛹第27页
   ·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第27-32页
     ·触角一般形态第27-28页
     ·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形态第28-30页
     ·感器的分布及数量第30-32页
   ·生物学特性第32-37页
     ·沟眶象发育世代第32-33页
     ·沟眶象发生规律第33-34页
     ·交配行为第34页
     ·越冬第34-36页
     ·沟眶象出土规律第36-37页
     ·危害特点第37页
   ·沟眶象的饲养第37-40页
     ·成虫饲料的筛选第37-38页
     ·产卵行为第38页
     ·室内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38-39页
     ·幼虫饲养尝试——几种饲料配方问题分析第39-40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0-45页
   ·主要结论第40页
   ·讨论第40-45页
附图第45-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深栽造林钻孔机的研制与试验
下一篇:虫害诱导油蒿挥发性物质在害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