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犯罪的刑罚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环境犯罪的刑罚概述 | 第14-28页 |
(一) 环境犯罪的概念、特征及我国的立法沿革 | 第14-19页 |
1. 环境犯罪的概念 | 第14-17页 |
2. 环境犯罪的特征 | 第17-18页 |
3. 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8-19页 |
(二) 环境犯罪刑罚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1页 |
1. 生态恶化与法律管制的需要 | 第19-20页 |
2. 刑罚在环境保护领域是保护重大利益的需要 | 第20页 |
3. 传统行政、民事手段作用有限,需要刑法的干预 | 第20-21页 |
(三) 环境犯罪刑罚的正当性根据 | 第21页 |
(四) 环境犯罪刑罚与传统犯罪刑罚之比较 | 第21-25页 |
1. 认识论方面 | 第21-22页 |
2. 价值取向方面 | 第22-24页 |
3. 刑罚目的方面 | 第24-25页 |
(五) 环境犯罪刑罚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8页 |
1. 由惩罚性向恢复性转变 | 第25页 |
2. 由威慑性向警示性转变 | 第25-28页 |
二、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一) 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适用原则 | 第28-32页 |
1.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 | 第28-29页 |
2. 经济性原则 | 第29页 |
3. 社会化原则 | 第29-30页 |
4. 责任推定原则 | 第30-31页 |
5. 双重处罚原则 | 第31-32页 |
(二) 我国环境犯罪刑罚适用的特点 | 第32-34页 |
1. 自由刑的适用 | 第32页 |
2. 罚金刑的适用 | 第32-33页 |
3. 非刑罚措施的配套适用 | 第33-34页 |
(三) 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适用现状 | 第34页 |
(四) 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缺陷分析 | 第34-36页 |
三、中外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比较 | 第36-46页 |
(一) 国外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36-40页 |
1.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36-39页 |
2. 英美法系国家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39-40页 |
(二) 台港澳地区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40-43页 |
1. 台湾地区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40-42页 |
2. 香港地区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42页 |
3. 澳门地区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42-43页 |
(三) 内地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概况 | 第43-44页 |
1. 内地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历程 | 第43-44页 |
2. 内地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现状 | 第44页 |
(四) 中外环境犯罪的刑罚立法之异同 | 第44-46页 |
四、我国环境犯罪刑罚体系的重构和完善 | 第46-54页 |
(一) 环境犯罪刑罚适用原则的拓展 | 第46-48页 |
1. 严格责任原则 | 第46-48页 |
2. 刑罚适度适用原则 | 第48页 |
(二) 我国环境犯罪刑罚的完善 | 第48-54页 |
1. 刑罚种类的完善 | 第48-49页 |
2. 对危险犯的刑罚处罚 | 第49-51页 |
3. 注重罚金刑的应用 | 第51-52页 |
4. 法人处罚多样化 | 第52页 |
5. 特殊主体加重处罚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