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珠母贝有效亲本数量估计与近交家系遗传结构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微卫星标记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海洋动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0-11页 |
·海洋动物亲缘关系分析 | 第11-12页 |
·海洋动物遗传图谱构建与 QTL 定位 | 第12页 |
·有效亲本数量估计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有效亲本数量简介 | 第12-13页 |
·有效亲本数量估算方法 | 第13-15页 |
·有效亲本数量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野生与养殖群体有效亲本数量估计 | 第1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来源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7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第22页 |
·扩增 PCR 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22-23页 |
·微卫星引物扩增的多态性结果 | 第23-25页 |
·马氏珠母贝五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 第25-26页 |
·有效亲本数量及近交系数的估算 | 第26-2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7-29页 |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第27页 |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讨论 | 第27-28页 |
·有效亲本数量比较 | 第28-29页 |
3 不同生长阶段选系有效亲本数量估计 | 第29-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样品采集 | 第29-30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以及微卫星分析 | 第30-31页 |
·数据统计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第31-32页 |
·微卫星扩增效果 | 第32页 |
·子代三个生长阶段遗传多样性 | 第32-34页 |
·子代三个生长阶段有效亲本数量及近交率结果 | 第3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4-36页 |
·不同生长阶段遗传结构比较 | 第34-35页 |
·不同生长阶段有效亲本数量及近交系数的比较 | 第35-36页 |
4 近交与杂交家系的遗传结构比较 | 第36-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的培育和收集 | 第37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微卫星扩增分析 | 第37-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微卫星扩增结果 | 第38-39页 |
·微卫星引物扩增多态性比较 | 第39-41页 |
·四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41-42页 |
·四家系的群体遗传分化 | 第42-4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3-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附录 I | 第59-60页 |
附录 II | 第60-62页 |
附录 III | 第62-67页 |
附录 IV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