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一、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制度性梳理 | 第12-23页 |
| (一)职业作证特免权概说 | 第12-13页 |
| (二)心理疾病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 第13-15页 |
| (三)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历史渊源——以美国为考察对象 | 第15-17页 |
| (四)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法律文本表达 | 第17-23页 |
| 1.域外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立法表达 | 第17-20页 |
| 2.我国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相关规定 | 第20-23页 |
|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正当性论要 | 第23-33页 |
| (一)特免权制度的两大论证理论 | 第23-24页 |
| 1.功利主义理论 | 第23页 |
| 2.隐私权理论 | 第23-24页 |
|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24-27页 |
| 1.功利角度的正当性分析 | 第25-26页 |
| 2.道义角度的正当性分析 | 第26-27页 |
| (三)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实证调查分析 | 第27-33页 |
| 1.调查的目的与方式 | 第27页 |
| 2.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 | 第27-28页 |
| 3.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第28-32页 |
| 4.调查结果及结论 | 第32-33页 |
| 三、我国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构建 | 第33-43页 |
| (一)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实体构建 | 第33-37页 |
| 1.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中的心理医生 | 第33-34页 |
| 2.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中的患者 | 第34-35页 |
| 3.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权利主张者 | 第35页 |
| 4.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 5.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例外 | 第36-37页 |
| (二)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制度的程序构建 | 第37-40页 |
| 1.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告知程序 | 第37-38页 |
| 2.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申请程序 | 第38-39页 |
| 3.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审核程序 | 第39页 |
| 4.心理医生—患者特免权的放弃 | 第39-40页 |
| (三)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 第40-43页 |
| 1.心理医生职业道德及职业规则的具体化 | 第40-41页 |
| 2.证据开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附录 | 第48-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