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LTE简介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LTE系统级评估指标和仿真架构 | 第15-25页 |
| ·LTE中系统级仿真评估指标 | 第15-16页 |
| ·LTE中系统级仿真架构 | 第16-25页 |
|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 ·信道模型 | 第18页 |
| ·调度模型 | 第18-21页 |
| ·最大速率算法 | 第19-20页 |
| ·轮询调度算法(Round Robin) | 第20页 |
| ·比例公平算法(Proportional fairness scheduing) | 第20-21页 |
| ·最小延时调度算法 | 第21页 |
| ·务模型 | 第21-23页 |
| ·Full Buffer业务 | 第22页 |
| ·FTP业务 | 第22页 |
| ·VoIP业务 | 第22-23页 |
| ·链路自适应模型 | 第23-24页 |
| ·解码模型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EICIC(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 | 第25-36页 |
| ·小区间干扰协调 | 第25-26页 |
| ·CRE(小区扩展)和ABS(空白子帧) | 第26-28页 |
| ·采用EICIC对解调的影响 | 第28-32页 |
| ·CRS在ABS中的干扰建模 | 第30-31页 |
| ·CRS-puncture接收机 | 第31页 |
| ·CRS-IC接收机 | 第31-32页 |
| ·采用EICIC对RLM/RRM的影响 | 第32页 |
| ·采用EICIC对调度和链路自适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 ·Reduced power ABS(低功率的ABS发送) | 第33-36页 |
| ·下行功率分配 | 第33-34页 |
| ·Reduced power ABS对解调和链路自适应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DPS/DPB(动态小区选择/动态小区静默) | 第36-43页 |
| ·CoMP简介 | 第36-41页 |
| ·CoMP场景 | 第37-38页 |
| ·CoMP种类 | 第38-40页 |
| ·CoMP反馈 | 第40-41页 |
| ·DPS/DPB在异构网络中的应用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结果分析和总结 | 第43-56页 |
| ·异构网络中eICIC的系统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 ·CRS干扰下eICIC的系统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 ·Reduce-Power ABS的eICIC系统性能研究 | 第47-52页 |
| ·9dB下Reduced power ABS下的eICIC性能研究 | 第47-50页 |
| ·在Reduced power中的信令传输研究 | 第50-52页 |
| ·eICIC对cell detection/RLM/RRM的影响 | 第52-54页 |
| ·DPS/DPB下异构网络系统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7页 |
| 缩略语对照 | 第57-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参与的提案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