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的举办理念 | 第9-15页 |
一、从沈从文到萧乾:编辑理念的承继与编辑手法的创新 | 第9-12页 |
(一) 理念的承继 | 第9-11页 |
(二) 手法的创新 | 第11-12页 |
二、合作之基:与报社评奖观念的比较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评选过程 | 第15-33页 |
一、外部研究:评选经过 | 第15-20页 |
(一) 评奖起因 | 第15-16页 |
(二) 八个月的评选过程 | 第16-17页 |
(三) 结果揭晓与相关评价 | 第17-20页 |
二、内部探索:观念冲突与更换获奖作品问题 | 第20-33页 |
(一) 参与者间的矛盾与冲突 | 第20-24页 |
(二) 萧军作品的“去留”与拟定名单的变更 | 第24-29页 |
(三) 作为评活动一部分的《大公报小说选》 | 第29-31页 |
(四) “《宝马》”问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历史地位及评奖性质 | 第33-39页 |
一、历史地位:“中国首次文艺奖”的问题 | 第33-35页 |
二、评奖性质:京派权力的集中表达?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注释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