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山美水库集水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山美水库集水区是泉州市的主要水源地 | 第9页 |
| ·水库集水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有待揭示 | 第9页 |
| ·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 ·SWAT模型的日径流模拟研究 | 第9-13页 |
| ·LUCC水文响应研究 | 第13-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LUCC特征分析 | 第19-3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2页 |
| ·地理位置和范围 | 第20页 |
| ·流域水系 | 第20-21页 |
| ·地质地貌 | 第21页 |
| ·气候 | 第21-22页 |
| ·土壤与植被 | 第22页 |
| ·研究区LUCC特征分析 | 第22-31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2-24页 |
|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 | 第24页 |
|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第24-28页 |
|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 | 第28-31页 |
| 第3章 山美水库集水区水文模型的构建 | 第31-45页 |
| ·SWAT模型简介 | 第31-34页 |
| ·模型结构 | 第31-32页 |
| ·模型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4-38页 |
| ·研究区DEM数据 | 第34-35页 |
| ·土壤数据库 | 第35-37页 |
| ·土地利用数据 | 第37页 |
| ·气象数据库 | 第37-38页 |
| ·流域SWAT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 ·子流域的划分 | 第38-40页 |
|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第40页 |
| ·模型的率定验证与结果输出 | 第40-45页 |
|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第40-41页 |
| ·模型年/月/日尺度模拟结果 | 第41-45页 |
| 第4章 山美水库集水区LUCC径流响应 | 第45-59页 |
| ·日径流变化 | 第45-51页 |
| ·洪水径流变化 | 第45-48页 |
| ·山美水库集水区 | 第45-47页 |
| ·典型子流域 | 第47-48页 |
| ·枯水径流变化 | 第48-50页 |
| ·山美水库集水区 | 第48-49页 |
| ·典型子流域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年径流变化 | 第51-53页 |
| ·全流域 | 第51-52页 |
| ·子流域 | 第52-53页 |
| ·水文响应的空间变化 | 第53-59页 |
| ·径流等值线变化 | 第53-55页 |
| ·子流域径流变化 | 第55-5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