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国内外关于近1500a来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国外1500a来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我国1500a来气候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外1500a来泥炭气候环境记录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8页 |
·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3页 |
·地质地貌 | 第20-21页 |
·气候水文 | 第21页 |
·土壤植被 | 第21-23页 |
·野外采样和剖面描述 | 第23页 |
·年代测试和代用指标实验 | 第23-30页 |
·AMS~(14)C测年 | 第23-25页 |
·孢粉取样与鉴定 | 第25-26页 |
·碳氮指标实验 | 第26-29页 |
·腐殖化度实验 | 第29-30页 |
第3章 年代标尺和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 第30-48页 |
·年代标尺的确立 | 第30-31页 |
·孢粉组合分析 | 第31-37页 |
·孢粉谱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孢粉组合带特征及其划分 | 第33-35页 |
·古植被和古气候分析 | 第35-37页 |
·碳氮指标分析 | 第37-42页 |
·碳氮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37-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腐殖化度分析 | 第42-48页 |
·腐殖化度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 第42-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第4章 福建北部山地泥炭记录的环境演变序列 | 第48-58页 |
·福建北部1500a来山地泥炭气候环境变化序列重建 | 第48-54页 |
·福建北部山地泥炭气候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 第54-56页 |
·福建北部山地1500a来气候环境演变机制浅析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