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测量理论下的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信贷风险测量理论 | 第10-17页 |
(一)信贷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二)信贷风险测量的传统理论 | 第10-13页 |
1. 专家方法 | 第10-11页 |
2. 评级方法 | 第11-12页 |
3. 信用评分法 | 第12-13页 |
(三)信贷风险测量的现代理论 | 第13-17页 |
1. 看作为期权的贷款和 KMV 模型 | 第13-14页 |
2. JP 摩根公司的在险价值法 | 第14页 |
3. 麦肯锡公司宏观模拟模型 | 第14-15页 |
4. 风险中性估值法 | 第15-17页 |
三、中国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 | 第17-24页 |
(一)不良贷款的分类 | 第17-19页 |
1. 我国不良贷款的标准沿革 | 第17-18页 |
2. 信贷资产的“一逾两呆”分类法 | 第18页 |
3. 信贷资产的“5 级分类法” | 第18-19页 |
(二)中国目前不良贷款的现状 | 第19-22页 |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 第22-24页 |
1.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体制性成因 | 第22-23页 |
2.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 第23-24页 |
四、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与经验 | 第24-28页 |
(一)韩国:组建资产管理公司 | 第24-25页 |
1. 代理处置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资产 | 第24页 |
2. 代理处置金融机构的非经营性资产 | 第24页 |
3. 收购并处置有抵押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 第24-25页 |
4. 购并处置无抵押的不良资产 | 第25页 |
(二)瑞典:“坏银行”与“好银行”处理并重 | 第25-26页 |
1. 资产的剥离 | 第25-26页 |
2. 不良资产的重组与出售 | 第26页 |
(三)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市场化与民营化 | 第26-28页 |
1. 政府支持,财政部门向银行注资 | 第26页 |
2. 成立特别目的的公司负责接管并处置不良资产 | 第26-27页 |
3. 调整银行的经营和机构设置 | 第27页 |
4. 实行银行民营化 | 第27-28页 |
五、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 第28-30页 |
(一)资产证券化模式冲销不良资产 | 第28页 |
(二)资本运营法冲销不良资产 | 第28-29页 |
(三)商业银行对企业债权转化为股权冲销不良资产 | 第29页 |
(四)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出售冲销不良资产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