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甸金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定位预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3-17页 |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4页 |
| ·矿区构造特征 | 第14-17页 |
| 3 脉岩构造特征 | 第17-23页 |
| ·Ⅶ号脉成矿前玢岩构造特征 | 第18页 |
| ·Ⅶ号脉成矿期玢岩构造特征 | 第18-20页 |
| ·Ⅶ-支脉玢岩构造特征 | 第20-23页 |
| 4 变质岩构造特征 | 第23-27页 |
| ·上盘斜长角闪岩构造 | 第23-24页 |
| ·岩体的工程地质差异 | 第23-24页 |
| ·磁封闭性 | 第24页 |
| ·下盘斜长角闪岩构造 | 第24-27页 |
| 5 控矿构造特征 | 第27-35页 |
| ·Ⅶ号脉富矿体构造特征 | 第27-30页 |
| ·Ⅶ号脉富矿体的分带特征 | 第28页 |
| ·Ⅶ号脉富矿体的脆性构造特征 | 第28-30页 |
| ·Ⅶ号脉工业矿体构造特征 | 第30页 |
| ·Ⅶ-支脉构造特征 | 第30-35页 |
| ·Ⅶ-支脉岩性分带 | 第31-32页 |
| ·Ⅶ-支脉矿体内部构造特征 | 第32-35页 |
| 6 控矿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 | 第35-38页 |
| ·第①阶段 | 第35页 |
| ·第②阶段 | 第35-36页 |
| ·第③阶段 | 第36页 |
| ·第④阶段 | 第36-38页 |
| 7 矿体定位预测 | 第38-46页 |
| ·构造标志的建立 | 第38-39页 |
| ·Ⅶ号脉的构造标志 | 第38页 |
| ·Ⅶ—支脉的构造标志 | 第38-39页 |
| ·预测方法的研究 | 第39-40页 |
| ·构造优势线预测靶区的可行性 | 第39页 |
| ·构造优势线预测靶区路径 | 第39-40页 |
| ·Ⅶ号脉矿体定位预测 | 第40-43页 |
| ·第一步——预测构造优势线 | 第42页 |
| ·第二步——初步靶区的圈定 | 第42页 |
| ·第三步——初步靶区的评价 | 第42-43页 |
| ·外围矿体找矿前景试评价 | 第43-46页 |
| ·主井Ⅰ、Ⅱ号脉、道北庄子矿体找矿前景试评价 | 第43-44页 |
| ·Ⅶ-支脉找矿前景试评价 | 第44-46页 |
| 8 结论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