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方鲀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3-33页
 第一节 杂交优势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第13-17页
   ·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3-15页
   ·杂交优势的遗传学假说第15-17页
 第二节 杂交优势的组学解析第17-26页
   ·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回顾第17-21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第21-23页
   ·杂交优势的组学解析第23-26页
 第三节 东方鲀属河鲀的种间杂交及杂交优势第26-32页
   ·河鲀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活习性第26-27页
   ·河鲀的经济和科研价值第27-29页
   ·东方鲀属中的代表物种第29-31页
   ·东方鲀的种间杂交及杂交优势第31-32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33-75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33-40页
   ·实验动物第3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3-34页
   ·主要试剂耗材第34-37页
   ·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第37-40页
 第二节 采样及文库构建第40-65页
   ·野外采样与组织保存第40-41页
   ·基因组 DNA 提取第41-42页
   ·基因组 Mate-Pair 文库构建第42-50页
   ·组织 RNA 提取及检验第50-51页
   ·转录组 FRAG 文库构建第51-56页
   ·模板磁珠制备第56-63页
   ·菊黄东方鲀随机片段克隆测序第63-65页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第65-75页
   ·基因组的辅助拼接第65-66页
   ·GC 含量及测序深度扫描第66-67页
   ·重复序列鉴定第67页
   ·非编码 RNA 基因鉴定第67-68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第68-70页
   ·进化树构建第70-71页
   ·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比较第71页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71-75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75-109页
 第一节 菊黄东方鲀基因组草图的搭建和分析第75-99页
   ·基因组 DNA 检测和片段化第75-77页
   ·测序数据通量及文库插入片段长度第77-78页
   ·基因组拼接第78-84页
   ·基因组结构特征第84-90页
   ·非编码 RNA 基因第90-91页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91-96页
   ·性状相关基因研究第96-97页
   ·菊黄东方鲀的进化树构建第97-99页
 第二节 冀研一号东方鲀杂交优势的比较转录组学解析第99-109页
   ·测序数据通量及质量第99页
   ·测序数据比对结果第99-101页
   ·转录本丰度第101-103页
   ·差异表达转录本第103-105页
   ·GO/KEGG 功能注释第105-108页
   ·冀研一号的新转录剪接体第108-109页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第109-121页
 第一节 菊黄东方鲀基因组草图的搭建和分析第109-115页
   ·测序策略的探讨第109-110页
   ·插入片段的选择和文库构建效果分析第110-111页
   ·组装效果评估第111页
   ·基因组结构特征第111-112页
   ·非编码 RNA 基因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注释第112-115页
   ·进化树的构建分析第115页
 第二节 冀研一号东方鲀杂交优势的比较转录组学解析第115-121页
   ·测序数据比对和转录本丰度分析第116页
   ·差异表达转录本第116页
   ·冀研一号的表达模式第116-117页
   ·DTHPco的功能注释第117-118页
   ·杂交优势相关通路探讨第118-119页
   ·新转录剪接体分析第119-121页
第五章 结论第121-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红鱼清道夫受体SRCR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和功能学研究
下一篇:氧化锌基紫外雪崩光电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