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航空γ能谱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航空γ能谱低能散射谱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航空γ能谱测量的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地-空界面γ射线的来源 | 第15-19页 |
·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 | 第15-18页 |
·宇宙γ射线 | 第18页 |
·天然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第18-19页 |
·γ射线同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9-22页 |
·光电效应 | 第20页 |
·康普顿散射 | 第20-22页 |
·形成电子对效应 | 第22页 |
·航空γ能谱测量基本原理 | 第22-27页 |
·飞机上γ能谱仪的γ照射量率 | 第22-24页 |
·航空 能谱测量原理 | 第24-27页 |
第3章 地面γ能谱低能谱段谱成分研究 | 第27-56页 |
·γ射线通过物质时谱成分的变化 | 第27页 |
·γ射线在介质中的迁移及其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 第27-31页 |
·玻尔兹曼方程 | 第27-28页 |
·无限介质中γ射线能量迁移方程 | 第28-31页 |
·γ射线与地层密度关系 | 第31-32页 |
·γ射线通过物质谱成分变化的物理实验 | 第32-39页 |
·室内实验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不同能量初始入射粒子测量结果 | 第35-36页 |
·不同性质吸收介质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半无限大介质地表γ能谱特征蒙特卡罗模拟 | 第39-47页 |
·单一元素介质地表γ能谱特征分析 | 第39-44页 |
·不同岩石地表γ能谱模拟 | 第44-47页 |
·地质剖面上低能谱段γ能谱测量试验 | 第47-56页 |
·试验区地质简况 | 第47-49页 |
·野外γ能谱测量试验 | 第49-5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第4章 航空γ能谱测量低能谱段影响因素模拟 | 第56-64页 |
·空气密度对低能散射谱段的影响 | 第56-58页 |
·高度变化对 S1/S2、S3/S1值的影响 | 第58-64页 |
第5章 航空γ能谱测量低能谱段高度校正 | 第64-81页 |
·射线在空气中的衰减 | 第64-67页 |
·单色窄射线束在物质中的衰减 | 第65-66页 |
·单色宽射线束在物质中的衰减 | 第66-67页 |
·地面上空伽玛辐射场的计算 | 第67-69页 |
·航空γ能谱测量低能谱段照射量率衰减 MCNP 模拟 | 第69-73页 |
·点状源 | 第70页 |
·面状源 | 第70-71页 |
·体源 | 第71-73页 |
·高度实验 | 第73-77页 |
·实际飞行标定 | 第77-81页 |
·海上高度标定 | 第77-78页 |
·动态标定 | 第78-81页 |
第6章 在航空γ能谱测量上的初步应用 | 第81-101页 |
·试验区自然地理及地质、地球物理概况 | 第82-85页 |
·测量范围 | 第82-83页 |
·试验区地质构造特征 | 第83-85页 |
·航空γ能谱数据分析 | 第85-101页 |
·低能谱段光滑及寻峰 | 第85-87页 |
·数据校正 | 第87-89页 |
·结果分析 | 第89-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