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于后合成和分子容器的综合方法和条件 | 第12-13页 |
| ·后合成和分子容器在金属有机配合物学科的应用 | 第13-14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作后合成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作后分子容器的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 第22-25页 |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结果 | 第23-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 第二章 分子容器-高温下六核马鞍状羧酸环簇对水分子的捕获 | 第30-53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试剂及测试手段 | 第31-32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 ·配合物ZZU-1晶体结构分析 | 第33-36页 |
| ·配合物ZZU-1在高温下对水分子的捕获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 ·紫外光谱研究 | 第38页 |
| ·磁性研究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对具有催化性能的[3×3]栅格状九核配合物的后合成修饰及分子容器的研究 | 第53-90页 |
| ·引言 | 第53-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 ·实验原料及测试手段 | 第55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5-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7页 |
| ·配合物1晶体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 ·配合物5晶体结构分析 | 第58-59页 |
| ·配合物6晶体结构分析 | 第59-64页 |
| ·配合物1和2磁行为的研究 | 第64-66页 |
| ·I_2分子的响应 | 第66-67页 |
| ·一价中心离子交换 | 第67-74页 |
| ·环加成催化反应 | 第74-76页 |
| ·三阶非线性的研究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第四章 基于刚性多氮杂环配体的Fe(Ⅱ)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 第90-107页 |
| ·引言 | 第90-92页 |
| ·实验部分 | 第92-93页 |
| ·实验原料及测试手段 | 第92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92-9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2页 |
|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93-94页 |
|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94-95页 |
|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95-96页 |
|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96-97页 |
| ·后合成-配合物1到2的单晶到单晶转变 | 第97-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总结论 | 第107-10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