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28页 |
·近等基因系 | 第12-13页 |
·近等基因系的概念 | 第12页 |
·近等基因系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稻瘟病的危害及浸染机制 | 第13-14页 |
·稻瘟病防治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病原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17-27页 |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与应用 | 第17-19页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 | 第19-20页 |
·蛋白质样品制备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蛋白质分离技术 | 第21-22页 |
·双向电泳的优缺点 | 第22页 |
·凝胶图像分析 | 第22-23页 |
·质谱(Mass-spectrometric)技术 | 第23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23-24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7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的鉴定 | 第28-36页 |
前言 | 第28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生物材料 | 第28页 |
·田间杂交和标记选择 | 第28-29页 |
·稻瘟病菌的培养 | 第29-30页 |
·田间接菌鉴定 | 第30页 |
·稻瘟病病级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田间接菌病情调查 | 第34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材料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36-52页 |
前言 | 第3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36-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2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近等基因系抗、感病材料叶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第42-44页 |
·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第44-49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候选蛋白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52-60页 |
前言 | 第52页 |
第一节 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生物材料 | 第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53-57页 |
·水稻叶片总RNA提取 | 第53页 |
·引物设计 | 第53-54页 |
·cDNA一链的合成 | 第54-5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 第55-56页 |
·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56-57页 |
·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数据处理 | 第57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水稻叶片总RNA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57页 |
·水稻叶片RNA吸光度检测 | 第57页 |
·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附录 双向电泳所用仪器、药品及溶液的配制 | 第60-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