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 第14-19页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 第15-17页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 第17页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 第17页 |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 第17-18页 |
·下一代网络 | 第18-19页 |
·网络路由交换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L3 路由交换及技术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软路由技术的引入 | 第20-21页 |
·OpenFlow 交换机技术 | 第21页 |
·负载均衡的介绍 | 第21-22页 |
·静态负载均衡 | 第22页 |
·动态负载均衡 | 第22页 |
·本文内容结构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技术背景 | 第24-50页 |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4-26页 |
·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 第24-25页 |
·负载均衡面临的挑战 | 第25-26页 |
·NOX 及其他主流控制器 | 第26-44页 |
·NOX 的整体架构 | 第26-29页 |
·NOX 组件的主要分类 | 第29页 |
·NOX 组件系统的编程方法 | 第29-33页 |
·NOX 的事件系统 | 第33-37页 |
·其他主流控制器的比较 | 第37-44页 |
·OpenFlow 相关概念 | 第44-49页 |
·OpenFlow 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史 | 第44-46页 |
·OpenFlow 交换机 | 第46-47页 |
·OpenFlow 协议操作 | 第47-48页 |
·OpenFlow 网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 OpenFlow 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路由的研究 | 第50-64页 |
·研究背景 | 第50-52页 |
·相关概念 | 第52-54页 |
·负载均衡 | 第52-53页 |
·SDN 架构 | 第53页 |
·Open vSwitch | 第53-54页 |
·网络模型和问题描述 | 第54-63页 |
·模型建立 | 第54-56页 |
·方法过程 | 第56-59页 |
·问题描述 | 第59页 |
·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64-69页 |
·模型介绍 | 第64-65页 |
·实验参数和平台搭建 | 第6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