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23页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1. 职业道德第13-14页
  2. 公务员职业道德第14-15页
  3.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第15页
  4.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第15页
 (四) 理论基础第15-23页
  1. 行政学相关理论第15-18页
  2. 管理学相关理论第18-19页
  3. 伦理学相关理论第19-23页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一) 政治道德第23-24页
 (二) 工作道德第24页
 (三) 社会生活道德第24-25页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的基本框架第25-30页
 (一)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第25-27页
  1. 监督主体第25页
  2. 监督客体第25页
  3. 监督方式第25-27页
 (二) 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第27-30页
  1. 人大监督第27页
  2. 司法监督第27-28页
  3. 媒体监督第28页
  4. 群众监督第28页
  5. 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团体监督第28-30页
四、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的问题及不足第30-36页
 (一)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不足第30-33页
  1. 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第30-31页
  2. 行政监督缺乏法律保障第31页
  3. 行政监督方式极不平衡第31-32页
  4. 整体监督体系缺乏互动配合第32-33页
 (二) 外部监督机制的不足第33-36页
  1. 监督信息不对称第33页
  2. 媒体监督易于以偏概全误导舆论第33-34页
  3. 群众监督缺乏理性第34-35页
  4. 人大监督力不从心第35-36页
五、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足导致的失范现象及不利影响第36-43页
 (一)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不足导致的失范现象第36-40页
  1. 公务员政治道德的失范现象第36-38页
  2. 公务员工作道德的失范现象第38-39页
  3. 公务员社会生活道德的失范现象第39-40页
 (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不足导致的失范现象的不利影响第40-43页
  1. 直接影响第40-41页
  2. 间接影响第41-43页
六、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第43-52页
 (一) 监督主体方面的完善第43-46页
  1. 提高行政部门监督人员的素质第43-44页
  2. 扩大行政监督部门的职权第44-45页
  3. 加强群众监督机制的完善第45页
  4. 加强舆论监督机制的引导第45-46页
  5. 建立政府机关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第46页
 (二) 监督的客体方面的完善第46-48页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6-47页
  2. 建立和完善本国公务员惩处制度第47页
  3. 强化科学的监督手段第47页
  4. 完善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第47-48页
 (三) 监督方式与途径的完善第48-52页
  1. 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第48-49页
  2. 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第49-50页
  3. 推行和深化政务程序和信息公开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析中国发达地区行政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