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运用RothC模型对陕西秦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模拟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引言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有机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2-13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研究进展第13-16页
     ·土壤有机模型研究进展第16-19页
     ·研究背景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4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1页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研究目标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试验研究方法第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三章 秦岭主要森林凋落物中DPM和RPM含量及比值第24-29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样地设置和样品采集第24页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第24-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DPM/RPM比较第25-26页
     ·秦岭南北坡森林凋落物DPM/RPM比较第26-27页
   ·小结第27-29页
     ·DPM、RPM及其比值与植物分解速率的关系第27-28页
     ·秦岭主要树种DPM/RPM的比值与Roth C模型中默认参数的比较第28-29页
第四章 秦岭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的模拟结果第29-37页
   ·研究方法第29-31页
     ·气候资料收集第29-30页
     ·不同森林土壤的粘土含量的百分比值第30页
     ·秦岭不同的森林类型的DPM/RPM比值第30页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的面积统计第30-31页
     ·模型的数据研究和处理方法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秦岭油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模拟比较第31-32页
     ·秦岭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模拟比较第32-33页
     ·秦岭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模拟比较第33-34页
     ·秦岭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模拟比较第34页
     ·秦岭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模拟比较第34-35页
   ·小结第35-37页
     ·秦岭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比较第35页
     ·秦岭南北坡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量的比较第35页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第35-36页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量第36-37页
第五章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年净增加量模拟研究第37-49页
   ·研究方法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油松林秦岭南坡和北坡主要森林类型的有机碳年净增加量回归分析第37-40页
     ·锐齿栎林秦岭南坡和北坡主要森林类型的有机碳年净增加量回归分析第40-42页
     ·白桦林秦岭南坡和北坡主要森林类型的有机碳年净增加量回归分析第42-44页
     ·巴山冷杉林秦岭南坡和北坡主要森林类型的有机碳年净增加量回归分析第44-45页
     ·华北落叶松林秦岭南坡和北坡主要森林类型的有机碳年净增加量回归分析第45-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六章 秦岭林区不同树种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量与海拔关系的模拟分析第49-55页
   ·研究方法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秦岭油松林不同海拔下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的结果分析第49-52页
     ·秦岭锐齿栎林不同海拔下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的结果分析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秦岭林区土壤有机碳增加量与海拔的关系规律第54页
     ·秦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量与海拔之间的关系第54-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丘陵区坡面土壤侵蚀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下一篇: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