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定义及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定义及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观点及分析渠道 | 第15-21页 |
·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主要观点 | 第15-19页 |
·物价传导结构论 | 第15-17页 |
·货币主义理论 | 第17-19页 |
·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渠道分析 | 第19-21页 |
·国际贸易渠道 | 第19页 |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 第19页 |
·汇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 | 第21-29页 |
·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国际市场上存在着物价上升或者通货膨胀 | 第21页 |
·国内经济对外开放度或对外依存度 | 第21-22页 |
·国内经济存在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隐忧 | 第22页 |
·国内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程度 | 第22页 |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度较差 | 第22-24页 |
·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的负面影响 | 第24-29页 |
·全球通货膨胀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 第24-25页 |
·成本上升因素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 第25-26页 |
·货币超额供给拉动国内物价上涨 | 第26页 |
·资产泡沫表现异常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实证分析 | 第29-38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30-31页 |
·样本空间确定和数据选取来源 | 第31页 |
·模型检验 | 第31-38页 |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31-34页 |
·回归方程 | 第34-35页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5-38页 |
第五章 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 第38-47页 |
·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 | 第38-39页 |
·保持信贷规模的适度增长 | 第38页 |
·有效引导外汇占款 | 第38页 |
·谨慎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 第38-39页 |
·充分运用汇率工具 | 第39页 |
·建立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货币调控体系 | 第39页 |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39-40页 |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控制物价总水平 | 第40-41页 |
·加强物价管理 | 第40页 |
·推行通货膨胀预报制,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 第40-41页 |
·确立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争取重要资源的定价权 | 第41-42页 |
·合理配置国际资源 | 第41页 |
·争取重要资源的定价权 | 第41-42页 |
·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加强对资本进出的监管 | 第42-43页 |
·采用资本控制型政策,抑制国际资本跨境投机活动 | 第42页 |
·完善全程监管体系,构建控制资本流入的坚实防线 | 第42-43页 |
·建立国际资本流动的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监控能力 | 第43页 |
·改革汇率机制,加大外汇市场的开放力度 | 第43-44页 |
·完善汇率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 | 第43页 |
·加大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 | 第43-44页 |
·不断完善实施货币冲销的外部环境 | 第44页 |
·降低汇率浮动的门槛,不断深化我国的汇率改革 | 第44页 |
·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保持适度的规模和结构 | 第44-47页 |
·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 | 第45页 |
·外汇储备资产投资多元化 | 第45-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