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0-22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 | 第10-14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概念 | 第10页 |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历史 | 第10-12页 |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 第12-14页 |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趋势 | 第14页 |
·草地退化 | 第14-17页 |
·草原现状及其退化状况 | 第14-16页 |
·放牧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第16-17页 |
·围封恢复 | 第17-20页 |
·围封恢复措施现状 | 第17-18页 |
·围封恢复措施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第18-20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碳氮磷密度的变化 | 第22-36页 |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22页 |
·研究样地的选择 | 第22-23页 |
·围封年限的确定 | 第23-24页 |
·土壤采样及处理方法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研究结果 | 第24-33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变化 | 第24-29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 0~30cm 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密度的变化及其与围封年限的关系 | 第29-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变化 | 第33-35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密度的变化 | 第35-36页 |
3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 | 第36-43页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研究结果 | 第36-41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不同土层间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第36-38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 0~30cm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 | 第38-39页 |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 0~30cm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围封年限的关系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 C/N | 第41-42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 N/P | 第42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土壤 C/P | 第42页 |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4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植物生物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 | 第43-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3页 |
·植物样品的采集 | 第43页 |
·植物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43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3-49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植物生物量 | 第43-45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植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变化 | 第45-47页 |
·不同围封年限草地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