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振荡热管概述 | 第12-14页 |
| ·振荡热管问世 | 第12页 |
| ·振荡热管工作原理与优点 | 第12-13页 |
| ·振荡热管的工程应用 | 第13-14页 |
| ·振荡热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实验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8-21页 |
| 第2章 振荡热管基础理论 | 第21-26页 |
| ·毛细尺度下力分析 | 第21-23页 |
| ·表面张力 | 第21-22页 |
| ·接触角 | 第22页 |
| ·脱附压力 | 第22-23页 |
| ·液塞受力运动学分析 | 第23页 |
| ·膜状凝结换热理论与液膜蒸发传热理论 | 第23-25页 |
| ·膜状凝结换热理论 | 第23-24页 |
| ·液膜蒸发传热理论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振荡热管振荡传热动力学分析 | 第26-37页 |
| ·新型双液塞环路振荡热管传热动力学模型 | 第26-31页 |
| ·新型双液塞环路振荡热管物理模型建立 | 第26页 |
| ·新型双液塞环路振荡热管传热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26-31页 |
| ·新型双液塞环路振荡热管传热动力学模型应用 | 第31-35页 |
| ·模型条件 | 第31-32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振荡热管内部气液两相流仿真模拟 | 第37-48页 |
| ·数理模型 | 第38-40页 |
| ·连续方程 | 第38-39页 |
| ·动量方程 | 第39页 |
| ·能量方程 | 第39-40页 |
| ·模型参数设置与计算工况 | 第40-41页 |
| ·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 | 第40页 |
| ·工作状况 | 第40-41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 ·初始稳定充液状态 | 第41-42页 |
| ·启动阶段分析 | 第42-45页 |
| ·稳定工作状态分析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振荡热管内部运动参数混沌辨析 | 第48-60页 |
| ·混沌分析原理及方法 | 第48-51页 |
| ·混沌吸引子及其特征描述 | 第48-50页 |
| ·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理论 | 第50-51页 |
| ·振荡热管内部气液两相流速度时间序列的混沌分形研究 | 第51-59页 |
| ·振荡热管内部速度时间序列吸引子特征描述 | 第52-53页 |
| ·振荡热管内部速度时间序列混沌分维诊断 | 第53-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