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0 前言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27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论文结构与关键技术问题 | 第24-26页 |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2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及其控制研究综述 | 第27-40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概述 | 第27-34页 |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国内外证券市场 IPO 制度 | 第28-33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研究 | 第33-34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研究 | 第34-38页 |
·证券市场监管分析 | 第34-35页 |
·中外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研究 | 第35-38页 |
·我国证券 IPO 及其异常交易行为的法律控制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分析 | 第40-51页 |
·证券市场 IPO 参与主体分析 | 第40-43页 |
·证券市场 IPO 参与主体行为 | 第40-42页 |
·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博弈特征 | 第42-43页 |
·证券市场基本情况及异常交易行为 | 第43-45页 |
·证券一级市场基本情况及 IPO 异常交易行为 | 第43-44页 |
·二级市场基本情况及异常交易行为 | 第44-45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的决策机制 | 第45-50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的决策程序 | 第46-48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的决策原则 | 第48-49页 |
·证券市场 IPO 决策权的配置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博弈机制建模研究 | 第51-76页 |
·一级市场参与主体的混合博弈机制 | 第51-58页 |
·发行人、保荐人和证监会三方博弈假设 | 第51-53页 |
·发行人、保荐人和证监会三方博弈模型设计 | 第53-56页 |
·发行人、保荐人和证监会三方博弈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二级市场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机制 | 第58-63页 |
·上市公司高管与证监会的博弈假设 | 第58-59页 |
·上市公司高管与证监会博弈设计 | 第59-62页 |
·上市公司高管与证监会博弈机制分析 | 第62-63页 |
·证券市场异常交易行为传导的博弈机制 | 第63-67页 |
·证券市场异常交易行为传导分析 | 第63-64页 |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建模 | 第64-66页 |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博弈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实例分析 | 第67-75页 |
·绿大地公司异常交易行为及其博弈机制 | 第67-73页 |
·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分红实例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控制研究 | 第76-87页 |
·中外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控制比较 | 第76-80页 |
·美日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控制 | 第76-77页 |
·我国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控制 | 第77-78页 |
·我国证券市场 IPO 异常交易行为控制的启示 | 第78-80页 |
·一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机制 | 第80-83页 |
·一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的必要性 | 第80-81页 |
·发行人与保荐人的决策行为分析 | 第81-82页 |
·证监会控制策略分析 | 第82-83页 |
·二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第83-86页 |
·二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模型假设 | 第84页 |
·二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模型设计 | 第84-86页 |
·二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控制模型分析 | 第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研究结论 | 第87-88页 |
·论文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