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二氧化钛 | 第10-11页 |
·二氧化钛的结构 | 第10-11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及应用 | 第11-16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 第11-12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 | 第12-14页 |
·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溶胶-凝胶法/溶胶法 | 第16-17页 |
·水热法 | 第17-18页 |
·沉淀法 | 第18页 |
·氧化法 | 第18页 |
·气相沉积法 | 第18-19页 |
·超声和微波辅助合成法 | 第19页 |
·二氧化钛的表征 | 第19-20页 |
·X-射线衍射仪 | 第19-20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0页 |
·激光粒度仪 | 第20页 |
·产物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四氯化钛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 | 第22-36页 |
·引言 | 第22页 |
·四氯化钛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 | 第22-26页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低温液体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晶化研究 | 第23-24页 |
·以四氯化钛单前驱体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 | 第24-26页 |
·产物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26-27页 |
·混悬液固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罗丹明 B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6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26-27页 |
·纳米二氧化钛表征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罗丹明 B 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不同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反应 pH 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碱性条件下反应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 第31页 |
·晶化反应 pH 值对产物的影响 | 第31-32页 |
·酸性条件下不同晶化时间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产物表征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四氯化钛和三氯化钛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 | 第36-44页 |
·引言 | 第36页 |
·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 | 第36-38页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6-37页 |
·以四氯化钛和三氯化钛双前驱体制备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 | 第37-38页 |
·产物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38页 |
·混悬液固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罗丹明 B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8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8页 |
·纳米二氧化钛表征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双前驱体不同添加方法对产物晶型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比例双前驱体对产物晶型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晶化时间对产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产物表征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的光催化活性及应用研究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的光催化活性及应用研究 | 第44-45页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单前驱体和双前驱体产物光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45-46页 |
·混悬液固含量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pH 值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7页 |
·被降解物浓度对光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不同有机染料进行光催化实验 | 第48-49页 |
·混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混悬液的应用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 | 第6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