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大气颗粒物理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现状 | 第13-16页 |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 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4-32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大气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入院及门诊人数的影响 | 第28-30页 |
·大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入院及门诊人数的影响 | 第30-32页 |
§1.4 大气颗粒物影响人群健康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 | 第32-38页 |
·大气颗粒物影响呼吸系统的生物学机制 | 第33-36页 |
·大气颗粒物影响循环系统的生物学机制 | 第36-38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 第40-62页 |
§2.1 资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资料来源 | 第40-41页 |
·评价标准 | 第41页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1-45页 |
·地理位置 | 第41页 |
·地形地貌 | 第41-42页 |
·气象条件 | 第42页 |
·行政区划和人口概况 | 第42-43页 |
·能源结构 | 第43-45页 |
§2.3 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 第45-60页 |
·污染源排放状况 | 第45-49页 |
·大气污染物时间变化规律 | 第49-57页 |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2.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 第62-8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6页 |
·材料 | 第62-64页 |
·采样位点和采样时间 | 第64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64-65页 |
·样品的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6-86页 |
·兰州市不同功能区不同粒径颗粒物季节变化 | 第66-67页 |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测定结果 | 第67-76页 |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测定结果 | 第76-86页 |
§3.3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 第88-139页 |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88-92页 |
·资料来源 | 第88-89页 |
·统计方法 | 第89-92页 |
§4.2 结果 | 第92-13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92-100页 |
·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的GAM模型拟合结果 | 第100-118页 |
·大气污染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GAM模型拟合结果 | 第118-134页 |
§4.3 讨论 | 第134-138页 |
§4.4 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五章 大气颗粒物对肺泡巨噬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 第139-15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139-143页 |
·材料 | 第139-140页 |
·方法 | 第140-142页 |
·数据处理 | 第142-143页 |
§5.2 结果 | 第143-153页 |
·PM_(2.5)对小鼠肺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作用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PM_(2.5)对小鼠肺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144-153页 |
§5.3 讨论 | 第153-154页 |
§5.4 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9页 |
§6.1 结论 | 第155-157页 |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 | 第155页 |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 | 第155-156页 |
·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第156-157页 |
·细颗粒物PM_(2.5)对肺泡巨噬细胞毒性 | 第157页 |
§6.2 创新点 | 第157-158页 |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77页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77-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