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2-17页 |
·大学生就业和政府角色的概念 | 第12-13页 |
·大学生的概念 | 第12页 |
·政府角色定位的概念 | 第12-13页 |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凯恩斯就业理论 | 第13-15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5页 |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就业期望值过高 | 第17-18页 |
·就业观念落后 | 第18页 |
·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 | 第18-19页 |
·诚信意识淡泊 | 第19-20页 |
·自身能力欠缺 | 第20页 |
·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差异 | 第20-25页 |
·投入与产出间差异 | 第20-21页 |
·不同专业及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 | 第21-22页 |
·"关系"与"文凭"间的差异 | 第22-23页 |
·男生与女生间的差异 | 第23-24页 |
·地域和不同企业间的差异 | 第24-25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 | 第25-30页 |
·美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 第25-26页 |
·英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 第26-28页 |
·日本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 第28-30页 |
第5章 我国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 第30-42页 |
·宏观调控的指导者 | 第30-32页 |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 第32-37页 |
·资金的支持者 | 第37-38页 |
·政策的评估者 | 第38-4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