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广告型垃圾短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9页
第一章 广告型垃圾短信概述第9-14页
 第一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概念第9-10页
 第二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的特征第10-12页
  一、未经手机用户同意“不请自来”第10页
  二、广告内容可信度低第10-11页
  三、被动接受性第11页
  四、传播范围广渗透性强第11-12页
 第三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与其他形式垃圾短信的比较第12-14页
  一、商业广告型垃圾短信与非法广告型垃圾短信第12-13页
  二、广告型垃圾短信与诈骗型垃圾短信第13-14页
第二章 广告型垃圾短信侵犯手机用户的权利属性第14-22页
 第一节 侵犯手机用户隐私权第14-18页
  一、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第14-15页
  二、广告型垃圾短信侵犯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第15-18页
 第二节 侵犯手机用户通信自由权第18-20页
  一、通信自由权的概念和内容第18-19页
  二、广告型垃圾短信侵犯通信自由权的具体内容第19-20页
 第三节 侵犯手机用户消费自由权第20-22页
  一、消费自由权的概念和内容第20-21页
  二、广告型垃圾短信侵犯手机用户消费自由权第21-22页
第三章 广告型垃圾短信的民事责任第22-32页
 第一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的产生途径第22-24页
  一、广告型垃圾短信的基本传输方式第22-23页
  二、广告型垃圾短信的辅助产生方式第23-24页
 第二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中的违约责任第24-27页
  一、电信运营商的违约责任第24-26页
  二、负有保密义务的第三人的违约责任第26-27页
 第三节 广告型垃圾短信的侵权责任分担第27-32页
  一、广告主的侵权责任第28页
  二、信息收集者的侵权责任第28-29页
  三、信息发送者的侵权责任第29页
  四、电信运营商的侵权责任第29-32页
第四章 国外垃圾短信治理状况第32-39页
 第一节 通过立法对广告型垃圾短信加以规制第32-33页
 第二节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广告型垃圾短信的监控和投诉第33-34页
 第三节 实行手机实名制第34页
 第四节 加强对手机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第34-36页
  一、欧盟的隐私和数据保护第34-36页
  二、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第36页
 第五节 电信运营商在技术层面加强治理第36-37页
 第六节 对我国治理广告型垃圾短信的启示第37-39页
第五章 对我国治理广告型垃圾短信的建议第39-50页
 第一节 我国广告型垃圾短信治理现状第39-41页
  一、我国广告型垃圾短信的立法现状第39-40页
  二、我国广告型垃圾短信的司法现状第40-41页
 第二节 治理广告型垃圾短信的建议第41-50页
  一、推行手机实名制从源头上加以规制第42-44页
  二、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第44-46页
  三、规范广告短信的发送形式第46-48页
  四、建立短信广告的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广告短信的内容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慈铭年谱
下一篇:企业信息技术文化能力对信息系统实施影响机制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