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解毒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挟湿热证)IL-4影响的临床研究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11-17页 |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名的认识 | 第11页 |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位的认识 | 第11页 |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4页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14-15页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 | 第15-17页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17-27页 |
·流行病学情况 | 第17页 |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认识 | 第17-18页 |
·乙肝的发病机制 | 第18-19页 |
·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 | 第19页 |
·IFN-γ | 第19-20页 |
·IL-4 | 第20-21页 |
·HbcAg | 第21页 |
·HbeAg | 第21页 |
·HBV-DNA检测 | 第21-22页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研究 | 第22-26页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难点 | 第26-27页 |
临床研究 | 第27-3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7-29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7页 |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第27-29页 |
3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4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5 病例分组 | 第29页 |
6.研究方法 | 第29页 |
7 观测指标 | 第29-30页 |
8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0-31页 |
9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处理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6页 |
讨论 | 第36-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