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自我信息加工优势理论 | 第9-12页 |
·自我 | 第9-10页 |
·自我参照效应 | 第10页 |
·自我信息加工优势的理论探索 | 第10-12页 |
·自我信息加工范式 | 第12-15页 |
·人格特质词评价范式——经典 SRE 范式 | 第12-13页 |
·R/K 范式 | 第13-14页 |
·自传体提取研究范式 | 第14页 |
·内隐面孔识别范式 | 第14-15页 |
·自我信息加工的脑机制 | 第15-17页 |
·自我信息加工研究进展和不足 | 第17-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0-40页 |
·实验一 基于快速系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范式的自我‐他人面孔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效应研究 | 第20-28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实验二 自我-他人正常面孔与扭曲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研究 | 第28-40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总讨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