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PMSM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2-15页 |
| ·伺服系统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 ·交流伺服系统分类 | 第13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 第16-25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构成 | 第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 | 第16-18页 |
| ·永磁同步电机在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19-21页 |
|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 | 第20-21页 |
| ·基于SVPWM 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 | 第21-24页 |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基于SVPWM 的转子磁链定向控制 | 第22-23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现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25-32页 |
| ·MATLAB/SIMULINK 简介 | 第25页 |
| ·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 ·坐标变换仿真模块 | 第25-26页 |
| ·转子磁链观测模块 | 第26页 |
| ·SVPWM 仿真模块 | 第26-28页 |
|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28页 |
| ·仿真试验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2-53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伺服控制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 ·DSP 主控板 | 第33-45页 |
| ·DSP 控制核心 | 第33-34页 |
| ·DSP56F8356 主要功能模块 | 第34-38页 |
| ·DSP 控制板设计 | 第38-45页 |
| ·功率驱动板 | 第45-50页 |
| ·逆变器主电路 | 第45-47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47-48页 |
|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 | 第48-49页 |
| ·故障保护电路 | 第49-50页 |
| ·放电电路 | 第50页 |
| ·其他辅助模块 | 第50页 |
| ·抗干扰措施 | 第50-52页 |
| ·干扰源 | 第50-51页 |
| ·抗干扰措施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3-67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软件开发平台(IDE)简介 | 第53-55页 |
| ·CodeWarrior IDE 简介 | 第53-54页 |
| ·处理器专家接口(PEI)简介 | 第54-55页 |
|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55-64页 |
| ·主程序模块 | 第56-59页 |
| ·中断程序模块 | 第59-63页 |
| ·主要函数介绍 | 第63-64页 |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67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