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城市化进程与失地农民数量快速增加 | 第10-11页 |
| ·农地财产权内容缺失导致补偿标准无法提高 | 第11-12页 |
| ·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侵害农民利益 | 第12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内涵、性质及国外研究的借鉴意义 | 第14-23页 |
| ·土地发展权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 ·狭义的土地发展权概念 | 第14页 |
| ·广义的土地发展权概念 | 第14-15页 |
| ·土地发展权权能的内涵 | 第15页 |
| ·土地发展权的法理性质 | 第15-16页 |
| ·国外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16-23页 |
| ·国外的土地发展权制度 | 第16-21页 |
| ·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1-23页 |
| 3. 农地发展权价值评估理论 | 第23-32页 |
| ·农地发展权价值内涵 | 第23-24页 |
| ·农地发展权价值形成机理 | 第24-26页 |
| ·农地发展权内涵 | 第24-25页 |
| ·规划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25页 |
|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其配置 | 第25页 |
| ·城乡土地关系 | 第25-26页 |
| ·影响农地发展权价值的重要因素 | 第26-27页 |
| ·预期地租价格 | 第26页 |
| ·规划 | 第26-27页 |
| ·农地与非农用地价格 | 第27页 |
| ·农地发展权价值评估方法 | 第27-30页 |
| ·产权收益法 | 第28页 |
| ·市场销售比较法 | 第28-29页 |
| ·意愿调查(CVM)法 | 第29页 |
| ·依据城市经济学的土地竞租理论 | 第29-30页 |
| ·价值评估方法对比及选择 | 第30-32页 |
| ·方法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4. 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补偿机制及标准探索 | 第32-50页 |
| ·国内外关于征地补偿的相关研究 | 第32-38页 |
| ·国外征地补偿相关研究 | 第32-35页 |
| ·国内关于征地补偿的研究 | 第35-37页 |
| ·简要评述 | 第37-38页 |
| ·农地发展权权能归属假设下的征地补偿机制构建及标准比较 | 第38-45页 |
| ·农村土地发展权权能归属及行使现状 | 第38-39页 |
| ·农村土地发展权归属国家所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 第39-40页 |
| ·农地发展权权能赋予不同主体假设的补偿机制构建和标准比较 | 第40-45页 |
| ·现行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的创新性探索 | 第45-50页 |
| ·浅评现行征地补偿制度 | 第45-46页 |
|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造 | 第46-47页 |
| ·农地发展权分配比例的确定 | 第47页 |
| ·数据模拟 | 第47-50页 |
| 5. 结论、展望与相关建议 | 第50-52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50页 |
| ·关于农地发展权权能归属假设下的征地补偿机制构建 | 第50页 |
| ·关于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探索 | 第50页 |
| ·相关建议 | 第50-52页 |
| ·适当考虑对农地发展权损失进行补偿 | 第50页 |
| ·对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的征地行为进行差别对待 | 第50-51页 |
| ·对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采取严格的宏观调控 | 第51页 |
| ·减少征地行为中存在的土地发展权不公平现象 | 第51-52页 |
| 参考献文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