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导言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3-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一、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意义 | 第14-26页 |
(一) 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14-23页 |
1、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第14页 |
2、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14-23页 |
(二) 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1、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求 | 第24页 |
2、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 第24-25页 |
3、大学生实现自己理想目标的基础 | 第25-26页 |
4、高等教育所要达到的重要培养目标 | 第26页 |
二、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 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 培养目标中的重知识轻品德 | 第28页 |
(三) 培养过程中的重教学轻能力 | 第28-29页 |
(四) 培养内容中的重专才轻通才 | 第29页 |
(五) 培养方法上的重理论轻实践 | 第29-30页 |
三、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 第30-42页 |
(一) 加强实践教学 | 第30-32页 |
1、提高实践比重 | 第31页 |
2、增强实践指导 | 第31页 |
3、提供实践机会 | 第31-32页 |
4、保障实践条件 | 第32页 |
(二) 搞好第二课堂 | 第32-33页 |
1、做好制度建设 | 第32页 |
2、重视网络的作用 | 第32-33页 |
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 第33页 |
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第33页 |
5、提高家庭的参与性 | 第33页 |
(三)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 第33-36页 |
1、全校重视 | 第33-34页 |
2、全员参与 | 第34页 |
3、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第34-35页 |
4、支持创意创新行为 | 第35-36页 |
5、帮助扶持弱势群体 | 第36页 |
(四) 建设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 | 第36-38页 |
1、加强职业发展教学 | 第36-37页 |
2、提供职业发展咨询辅导 | 第37页 |
3、丰富职业发展资源 | 第37-38页 |
(五)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38-42页 |
1、加强对外交流 | 第38-40页 |
2、深化对外合作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