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铋系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引言第9-10页
   ·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0-14页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0-11页
     ·贵金属沉积半导体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1-12页
     ·贵金属沉积无定形碳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2-14页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4-18页
     ·高温固相反应法第14-15页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模板法第16页
     ·分子自组装法第16-17页
     ·水热或溶剂热法第17-18页
   ·光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18-22页
     ·X-射线粉末衍射仪第18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18-20页
     ·N_2吸附-脱附物理吸附仪第20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20-21页
     ·氙灯光催化反应仪第21-22页
   ·铋基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状况第22-23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形貌可控的硅酸铋的制备及其应用第25-42页
   ·前言第25-26页
   ·实验部分第26-28页
     ·试剂第26页
     ·催化剂制备第26-27页
     ·材料表征第27页
     ·光催化活性评估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40页
     ·XRD 的分析第28-29页
     ·TEM 的分析第29-32页
     ·形貌合成机理的分析第32-33页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33-38页
     ·改变 Si 源的研究第38-40页
   ·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铋系光催化剂钨酸铋、钼酸铋的制备及其表征第42-58页
   ·前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4页
     ·试剂第42-43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43-44页
     ·材料表征第44页
   ·BWO 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XRD 的分析第44-45页
     ·TEM 的分析第45-46页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46-48页
     ·反应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51页
   ·MO-BMO 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MoO3纳米带的分析第51-53页
     ·XRD 的分析第53-54页
     ·光催化活性的分析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新型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第58-73页
   ·引言第58-59页
   ·硅酸铋纳米带负载金的研究第59-6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9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9-60页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4页
       ·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分析第60-61页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图谱分析第61-62页
       ·TEM 图谱分析第62页
       ·光催化活性的分析第62-64页
   ·新型壳核结构光催化剂 Au@C 的研究第64-71页
     ·实验部分第64-66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64-65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65页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65页
       ·Au@C 的重复性实验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1页
       ·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分析第66-67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第67页
       ·紫外-可见吸收图谱分析第67-68页
       ·催化剂活性的分析第68-70页
       ·Au@C 的重复催化利用分析第70-71页
   ·结论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获奖励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W-Mn/Ti成型催化剂和Ce-M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分解氯苯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